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张红琢:一位照相馆主点亮550名英烈回家路
//www.workercn.cn2016-01-05来源: 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感染亲朋风雨同舟

  在正能量的感染下,许国泰自此毅然加入了张红琢的寻亲阵营,妻子李令军也不再反对,而且成了贤内助。俩人现在每年都要陪张红琢出去几次,每次历时两周左右。路上两个中年汉子轮流开车,每次最少跑3000公里,跑个5000公里也是常事。

  2014年3月20日,张红琢日夜风雨兼程,赶到鸭绿江边的宽甸县革命烈士陵园。刚刚下过大雪的辽东地区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滴水成冰。为迅速拍完烈士墓碑资料返程,张红琢的鼻涕都被冻成冰块无暇擦拭,他不顾陵园大门紧锁,越过栏杆跳进陵园,一口气拍完几百个墓碑。拍完后,出了汗的帽子都无法从头上取下,手指头也被冻僵无法弯曲。原来,这个陵园万余烈士是在朝鲜战场身负重伤后,转到国内后方野战医院救治无效牺牲就地安葬的,因此不少亲属都误以为亲人忠骨埋在朝鲜。因此,张红琢决意不能再让地下的烈士等了,好让祭拜相聚的亲人来得更快点。这次,铁哥们许国泰派上大用场:得知老张核对墓碑照片时需要东北的革命英名录,行前他就嘱咐家住沈阳的女儿女婿去当地图书馆检索复印了两麻袋资料,还跑遍周边各县复印了县志,以便核对获取资料。

  每次跋山涉水走访烈士陵园,张红琢谢绝各方招待,连一口热水都是自备。有的家属奔波50多年没能找到烈士葬在哪里,一经张红琢寻找一个月就圆了梦。出于本能的感谢,河北的一个家属拿来一万块感谢费,跪在老张办公室坚持让他收下,却被婉拒了,“我要收了,哪对得起烈士啊,再说一收钱我的所有付出就变色失去意义了。”

  从2007年开始,如今54岁的张红琢已累计行程8万多公里,足迹遍布16个省市区,踏访150多所烈士陵园,拍摄1万多张烈士墓照片。8年来,经他校正后的700多名烈士安葬地的信息被发往全国23个省份,让550位烈士寻到亲人找到了家。现在,张红琢整理校对的烈士名录里,仍有737位烈士等待回家。张红琢8年自费为烈士寻亲,记者每每问起花费,他总不以为然:“与千万烈士气壮山河的壮举相比,我这点小小付出天经地义不值一提。耗费的就是开车油钱和过路过桥费,吃的是路边摊果腹就行,住的是小旅店,几十块一晚,用不了几个钱,也没时间算过。可能别人无法体会,我每天都能接到十几个全国来电,有答谢的有求助的,尤其是听到风烛残年的老人求助声音时,我立即产生一种紧迫感使命感,老人们日子不多了,如果没能帮他们找到亲人安葬地,将是我终生遗憾。我现在最迫切的希望是,能够感召更多的志愿者加盟,这样一旦需要烈士资料的时候他们能就近查阅,我也不用跑那么远去查资料,只要在电脑前校对下就妥了。果真如此,寻亲效能将会大幅提高。”

  采访结束时,张红琢告诉记者,他要去昆明踏访一座烈士陵园,预计1周时间。老张喜欢在路上的感觉,他说人各有各的活法,他最喜欢夜灯下翻翻烈士寻亲统计名单,这就是他这个小人物追求的幸福。(张阿友)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