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新时期河池市“双拥”故事 那些感人至深的鱼水情
//www.workercn.cn2015-08-18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河池红色根基深厚——这里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革命战争年代,河池有3万多人参加红军、赤卫军和地方游击队。

  如今,红色根基长成“双拥”大树——当前,河池正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双拥品牌。

  走访红色河池,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比比皆是。

  故事1 一家人32年拥军情

  【新闻故事】在河池城区,哪个单位砍了老化、枯烂的绿化树,打个电话给陈勤,他保准过来收拾干净。

  陈勤不是捡破烂的,他在当地颇有名气。陈勤家也不烧柴火,他要送到武警河池支队教导队,给官兵们烧柴做饭。

  陈勤在河池是个传奇。从国企辞职,从修轮胎起步,办加油站发家,办金城江动物园亏损百万身家,做园林生意慢慢还债。一生沉浮,但拥军之情却从来没变,1983年第一次到军营拥军后,32年始终如一。变的是从一个人,到和妻儿、朋友一起拥军——在负债累累的时候,一分钱都想掰成两半,但陈勤还要拥军,妻子兰月清不拦,反而爽快给钱;20岁出头的儿子陈方,随父母到军营不下50次。

  32年来,陈家拥军拿出的财物折合30多万元,送的东西有电视机、空调、草皮、石头、树苗等等,新兵来了去慰问,老兵退伍了送皮鞋……只要部队有需要,就尽力帮一把。

  【故事背后】陈勤一家只是众多双拥典型之一。河池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宣传教育,全力打造全民拥军的良好环境,激发军民共创双拥模范城的浓厚氛围。

  全民拥军最真挚的体现,是动真情办驻军实事。2010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4.3亿元,支持驻河池部队建设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全市共117家单位和企业与驻军(警)部队签订了警民共建协议,在供水、供电、粮食等方面制定服务部队的优先优惠措施,及时为部队提供优质服务,建成市、县、乡三级“医疗优抚一站式服务系统”。目前,全市享受国家抚恤优待补助1.69万人,2011年以来,实现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全实职,2700多名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安置实现零待业。

  故事2 成功处置万头被淹生猪

  【新闻故事】6月14日,暴雨袭击大化瑶族自治县,一养殖场1.7万余头生猪被淹死,急需无害化处置。

  当地政府选好消埋地点后,由于大型机械无法进场,只能组织人员人工挖坑,但进展十分缓慢,处置工作陷入僵局。

  向部队求援!危及时刻,地方党委政府想到部队。接到报告后,河池军分区迅速组织都安、罗城等县民兵投入抢险一线。梧州预备役工兵团6月20日凌晨3时到达,6时投入战斗。还有其他190多名官兵千里连夜驰援。

  战士们忍受着恶臭,搭建动力门桥,将大型机械送抵施工现场,又将舟桥器材组合成多个水上平台,利用冲锋舟进行顶推、牵引,转移和打捞水面上的死猪,解决了交通瘫痪、处置救援专业设备缺乏等关键难题。

  整个处置过程,共有500多名现役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部队离开时,当地群众自发欢送,将饮料、鸡蛋往军车里塞,官兵们则往外推,场面十分感人。

  【故事背后】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2011年以来,驻河池官兵共接警出动8290起,车辆1232台次,捐款捐物100多万元,出动兵力3.6万人次,抢救人员3万多人,抢救、保护人民群众财产价值合计9.73亿元。

  故事3 弄桑村变新颜

  【新闻故事】2011年以前,宜州市福龙乡弄桑村是个不折不扣的穷村。

  过去4年里,弄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河池军分区协调筹措530万元修建了13条56公里屯级路,争取到420万元对285户危房进行改造;协调近100万元建设一批人饮工程,还修建9个灯光篮球场、13个凉亭,种植核桃820亩。

  部队为何对弄桑村如此厚爱?时间回到2011年4月13日——广州军区航空兵某团组织飞行训练时遭遇特情,飞行员跳伞身受重伤,当地的兰绍金等8位村民不顾地形险峻,上山搜寻重伤飞行员,在荆棘中开辟出生命通道,为成功挽救飞行员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是人民救了我们的战友”,从此以后,弄桑村就成了河池军分区的扶贫联系点,官兵们想尽办法扶持。

  【故事背后】河池建立了军民共建的常态机制,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围绕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目标,落实好军地联系和走访慰问制度。市委、市政府组织好“军事日”活动和重大节假日军地走访慰问活动,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共谋创建大计。

  围绕发展生产力和提高战斗力的目标,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制度。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为驻地部队解决难题,驻河池部队把驻地当故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参与地方抢险救灾,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多作贡献。2011年以来,整合资金1.3亿元,对韦国清等将军及其他著名烈士家乡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造福群众近4万人,实现军民融合发展。

  围绕军地共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落实军民共建制度。4年来,全市共有18个单位被评为自治区级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其中,南方有色集团与河池军分区积极探索非公企业拓展民兵组织的方法路子,在全市非公企业中第一个开展民兵预备役建设工作,得到上级军区高度肯定。(本报记者 韦鹏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