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潘翠松:我为村屯 “美容梳妆”(图)
//www.workercn.cn2013-10-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农村保洁员 潘翠松

我为村屯 “美容梳妆”

  职业档案:农村保洁员——负责村屯垃圾清扫及卫生监督工作。他们的出现,使得农村垃圾有人扫、有人管,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今年43岁的潘翠松,是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福祥村那平屯的一位普通农妇。今年7月27日,她在村民大会上,通过报名竞聘,成为一名“新农村保洁员”。

  那平屯在田林县国家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脚下。10月14日一早,在利周瑶族乡宣传委员何保平的热心引领下,我们来到潘翠松家,跟着她体验一下农村保洁员的工作。

  潘翠松麻利地梳洗后,便走向自家小院的一个角落,拿起一把她自己用树枝做的扫帚、一个垃圾铲和一把小铁夹,开始了一天一次的保洁工作。

  潘翠松从村级活动中心开始清扫,沿公路往上,再到村里的小广场,一直清扫到屯子的另一边。近3个月的清洁工作,让潘翠松练出了一双“尖”眼。在一栋在建房子的路边,潘翠松突然弯下腰,用手捡起了两颗钉子。“这种散落的建筑垃圾很难发现,一不小心就会扎到路人的脚。”

  在村级活动中心旁,准备下地干活的乡亲黄炳秒老远就跟她打招呼:“翠松,这么早就开始搞卫生了啊!”

  “是啊,趁早晨凉快、空气好,早点做完。你把家里的垃圾带出来没有啊?”

  “喏,手上拎的就是。你们已经够辛苦了,我们哪好意思给你添负担哈!”黄炳秒乐呵呵地说。

  “我是村里普普通通的农民,做保洁员后,乡亲们对我好像更尊重了。遇到我扫地,都会主动打招呼。”潘翠松说,开始还觉得做保洁员“不光彩”、难为情,现在出来扫地腰挺得笔直。

  清扫到候车便利亭时,潘翠松清扫完石凳下的垃圾后,又用衣袖把石凳抹了一遍。“大伙来这等车可以干干净净地坐着。” 潘翠松又指着便利亭旁一处空地说,自己刚做保洁员那会,这里堆满了垃圾,臭气熏天;上岗后,她和村干部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将垃圾清除干净。

  话音刚落,一个村民拎着一袋垃圾走了过来。潘翠松立马迎上前,笑着说:“丢垃圾要去垃圾池呀!”那位村民脸一红,连声说对不起,并转身走向远处的垃圾池。在潘翠松的监督、提醒下,乡亲们大都养成了不乱丢垃圾的习惯。

  清扫到屯尾,已不知不觉过了1个多小时。这么枯燥的工作,潘翠松每天都要做一遍。“刚开始,工作量大,每天要花2个多小时。后来,村里召开村民大会,要求村民实行门前卫生‘三包’责任制,乡亲们都自觉地清扫门前垃圾,工作量大大降低了。”潘翠松憨笑道。

  清扫完屯子回到家,已到9点。丈夫韦炳书忙从屋里迎出来:“回来啦!快吃饭吧。”爱人做上保洁员,韦炳书便接过了做早餐的活。

  简单地吃完早餐,顾不上休息,潘翠松又拿起镰刀准备下田收水稻。现在,正是水稻丰收时节,再加上家里的一亩板栗和一亩油茶要护理,潘翠松和丈夫整天都忙个不停。

  说起当初为什么要竞聘这份工作,潘翠松笑着说:“村子扫干净了,自己住着也舒心。而且,每个月200元的工资还可以给正在念书的孩子做伙食费。”潘翠松说,做清洁工作和干农活两不误,这也是她竞聘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平屯共123户人家,2011年被列为田林县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近年来,该屯大力发展板栗和油茶产业,乡亲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村里楼房多了,村民各扫自家院,但村道、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卫生问题凸显。“不能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成为乡亲们的共识。

  今年5月,广西在全区启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田林县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及保洁物资。那平屯召开村民大会,每家每户每月掏4元钱,村里配备保洁员。像潘翠松这样的农村保洁员,田林县已有512名。他们不仅用自己的勤劳增加了收入,更让村屯换了新颜。(谢振华  蒋全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