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张楠:用生命诠释当代军人职责(图)
//www.workercn.cn2016-07-28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平时流血战时才能打赢”

  在战友眼里,张楠浑身上下都是铁打的。他们也知道,张楠在长期超负荷的训练中落下不少病。上到肩膀韧带拉伤,下至膝关节损伤;重有腰椎间盘突出,轻如左脚踝骨质增生,哪一种病痛都能成为退出特战队的最佳理由。然而,张楠从未喊过一声疼,也从未中断训练,他只是经常打开自费购买的个人小药箱,擦一点活血化瘀的药酒,敷一点止血消炎的云南白药。

  就连回家探亲,张楠也会坚持每天跑10公里。严厉的母亲看到张楠训练吃的苦头很心疼:“他的手上、脚上全是厚厚的茧子,我不敢想象,他在部队吃了多少苦。有一次我忍不住说,好不容易回趟家,就休息两天吧。他却一副酷酷的表情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敌人知道。”

  在武警山东总队,1号狙击手张楠在训练场较真、在比武场较劲是出了名的。同为集训队员,滨州支队一中队班长杨波最怕跟张楠一起训练。做俯卧撑,张楠在身下铺张报纸,报纸不被汗水打湿不停止;雪地跪姿射击训练,别的队员只能坚持15分钟,他跪够1个小时还不起身;400米障碍比武,26岁的张楠只要跑进2分钟就得满分,但他长期保持1分40秒的成绩……

  为练臂力,他在枪管一头吊砖块,一练就是一上午;为练定力,他在枪管上摆弹壳,一趴就是4个小时;为练眼力,他成百上千次穿针引线,直到眼睛酸涩、头脑发胀;为练呼吸,他趴到盛满水的脸盆里憋气,经常被水呛得眼泪鼻涕一起流……

  张楠总是说:“平时流血战时才能打赢。”2013年11月,山东总队组织狙击手实战考核,张楠以92分的成绩一举夺冠。直到现在,他还是总队狙击应用射击项目纪录的保持者。

  “军人的职责就是上战场”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张班长的身影。”战士单雷杰回忆说,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训练课目,张楠总是第一个上,确认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有次雨天过后,中队进行协作攀登训练,张楠第一个越上高墙,因雨水打滑差点一头栽地。

  “他是一个不要命的战士。”警卫小组朱随军回忆说,使馆的机动兵任务最危险也最累,因为机动兵是第一个同外界接触的人。只要对讲机中报告有人来,张楠就会一边小跑一边在对讲机中回应,逐个对外来人员进行细致的安检,每一次都淡定从容。

  “他的眼里只有任务,没有生死。”赵团军回忆说,在使馆大型招待会上,一身正装的张楠全然不顾自己安危,毫无防护地出现在会议安保位置。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特使访问非洲,首站就是索马里。枪伤还没有痊愈的张楠主动请战担负特使随身警卫任务……

  张楠牺牲前,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先后完成使馆驻地和路线警卫、大使活动现场警卫等重大任务100多次。

  28岁的他走了,停留在这个世界的脚步是那么短暂而壮烈。战友们说:他并没有走,就在我们行进的队列里,冲锋的身影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强军目标一往无前。

  张楠牺牲后第五天,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收到了他托索马里使馆人员捎回国内的思想汇报。张楠在这份长达7页纸的思想汇报中写道:“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我首先想到一个词——责任。生命诚可贵,责任当为先。”

  张楠常说,军人的职责就是上战场——这是一颗“出膛的子弹”对生命的诠释,也是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对使命的答卷。

  在张楠烈士的告别仪式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遗体。张楠属于这面旗帜,无愧于这面旗帜。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