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荣彦明:用轧制精度标定自己的人生厚度(图)
//www.workercn.cn2016-05-09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学以致用

  不断提高轧钢技能

  从到京唐公司的第一天起,他就过上了“车间——宿舍——学习中心”三点不变的生活。为学习更多的特殊钢种轧钢技术理论,他自学了《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理论与工艺》《钢材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板带钢生产》《高精度板带材轧制理论与实践》等书籍。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先去求助网络“百度”,或去购买专业书籍,或是请教专业工程师。

  他常说:“一名优秀的轧钢工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学习,才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因此,每次轧制新、难轧规格或钢种,他都会进行总结,通过做笔记把班上发生的重要事情记录下来,其内容包括产品试制开发、工艺参数优化、设备事故、极限规格等。他的感觉是,笔记记得越勤,积累越厚,工作中的办法就越多。他结合实践编写的SOP,涉及1000多个标准化作业控制点,解决了生产中的很多难题。

  他发表过《热轧2250合金冷轧料轧制事故分析》等科技论文,还编写过《工作辊快速更换》SOP,并在分厂内进行推广,使得分厂换辊时间由24分钟降低到19分钟,最短到16分钟。

  2250分厂轧制集装箱板1.6mm初期,带钢在抛钢过程中频繁发生甩尾事故。一旦发生严重甩尾事故,就必须更换相关机架的工作辊,既增加了辊耗,又不得不修改轧制计划重新过渡减薄轧制,无形中增加了带出品数量,极大地影响了轧制节奏、产品质量和正常生产。他反复查看甩尾录像,分析轧制设定参数后发现了问题,通过调整前机架水平值等措施,解决了集装箱板薄规格甩尾的难题。轧制稳定后,他又在轧制节奏上攻关,使得起初一个小时轧制15块增为现在的24块,提高了机时产量,大胆减少2.5、2.2规格过度材数量,有效地减少了带出品,为稳定生产薄规格集装箱板做出了贡献。

  在轧制厚规格管线钢X70、X80过程中,由于工艺上需要空过F2机架,时常出现带钢下表面划伤,严重影响了生产。他提出在2号活套缓冲垫处加垫块等措施,将带钢下表面托起一定高度,使之与导位衬板离 开一定距离的建议,解决了管线钢下表面划伤难题,保证了产品质量,专利《一种避免厚规格带钢在精轧机机架间划伤的方法》专利局已经受理。

  2015年,在生产薄规格超低碳钢过程中,带钢在抛钢过程中,精轧机F7出口频繁出现单侧起浪,导致F7抛钢时多次发生甩尾事故,他通过不断的跟踪,提出限定粗轧出口温度R2DT、适当提高精轧出口温度FDT、提高带钢抛钢速度等措施,解决了困扰分厂半年之久的这个难题,提高了轧制作业率。

  在合理建议活动中,他的《关于一级换辊画面增加CVC中心位按钮的建议》获得公司五等奖,每年可增加生产时间1000多分钟。他的《关于开轧前将活套APC抬至25度以上的建议》,避免了活套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堆钢事故。他的《关于优化2250精轧换辊程序的建议》获得公司四等奖 ……

  从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到技艺精湛的操作能手,荣彦明在用轧制精度来标定自己的人生厚度。

  带动班组

  “万能轧机”全覆盖

  由于熟悉设备、熟悉工艺,荣彦明参与过精轧区域34项SOP的编写及修订工作。自此以后,无论是工作时间工友当面提问,还是休息在家工友打来电话,只要大伙有拿不准、吃不透的操作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荣彦明也被大伙称为轧钢操作的“活词典”。在荣彦明的带动下,他所在的精轧班组因实现了轧制厚度从最薄1.5mm到最厚25.4mm的全覆盖,被誉为“万能轧机”。

  在生产厚度仅1.6毫米的薄规格防爆钢时,他的轧制一举成功,填补了国内同型号热轧产品生产的空白,成为挑战极限的“竞技者”。

  他承担马口铁冷轧基板轧制,成材率达到98%,已是国内先进水平,但他依然想方设法、完善操作、破解难点、爬坡过坎,使成材率再次上升0.29%,增加效益1260万元,达到国内钢厂领先水平,成为勇攀珠峰的“运动员”。

  他攻克超厚板和极薄板生产难关,轧制厚度21.4毫米的中俄东线X80管线钢,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据统计,荣彦明已经累计生产成品板材91800卷,总长度73440公里。(赵新政 于远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