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在那遥远的地方
//www.workercn.cn2016-08-2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宣讲现场,一位维吾尔族听众与谷旭梅相拥在一起。丁磊 摄

  编 者 按

  166万平方公里土地,2300万各族人民,从绵延的群山到肥美的牧场,这就是美丽的新疆,各族同胞共同的家园。

  为了教育和引导全区广大职工、共青团员和妇女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首次联合团委、妇联共同举办了为期14天的“中国梦·劳动美·新疆好”劳动模范、优秀青年及先进妇女代表“五进”巡回宣讲演出活动。

  热爱祖国、热爱劳动,正是这样的“爱”,将各族职工团结在了一起。《工人日报》记者随团采访后,将分上下两篇来向读者讲述,在那遥远的地方,一群“最美丽”的劳动者背后的动人故事。

  宣讲团每一次宣讲时,随团的男高音歌手巴音高尔都会唱起这首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对于新疆之外的人来说,新疆就是那遥远的地方。而宣讲团里的劳动者,不就是歌里唱的让人留恋的美丽的人吗?

  以天山为界,宣讲团分南北两队在和田、喀什、克州、吐鲁番、昌吉、哈密等地进行了27场充满正能量的宣讲。

  整个宣讲活动,现场观众累计达到4万多人。所到南疆各地,穿着艾德拉斯裙、戴着花帽的维吾尔族群众将整个宣讲现场变成了色彩艳丽的花海;而在北疆和东疆,车间厂房和学校社区里,观众们的掌声一次次在泪水中响起……

  “你能理解我吗”

  大巴车穿行在绿色的草原上,邻座的谷旭梅突然问记者:“你能理解我吗?”

  52岁的谷旭梅,生活在伊犁州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托乎其于孜村,那是一个被高高的杨树围绕着的宁静村庄。两三岁时她随父母从乌鲁木齐市来这里定居。

  “我是吃着维吾尔族妈妈的馕、喝着哈萨克族奶奶的奶茶长大的,小时候村里穷,维吾尔族妈妈经常把饥肠辘辘的我叫到她的几个孩子中间,然后把唯一的苹果,一口口咬下来分下去,馕也是,掰得再小再细,也要分给包括我在内的每个孩子……”

  18岁没有考上大学的谷旭梅当起了裁缝,3年后,生意越来越好的她开了村里第一家裁缝店。看到很多妇女在找生计,她开始免费教她们学缝纫,帮她们开店,徒弟又教出了新徒弟,30年下来竟然免费帮了3000人。

  阿西古丽是谷旭梅的徒弟,身有残疾,为了方便她学习,谷旭梅夫妇每天到阿西古丽家把她接到店里,一直接送了10年。现在阿西古丽不仅开了店,还成了家,生活幸福。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拿着破裤子到店里补,等老人取裤子时,谷旭梅拿出两条专门为他做的新裤子。老人使劲摆手,说自己买不起,“送给您,不要钱。”推辞不掉,老人拿着新裤子回去了。过了两天,一大早开门时,谷旭梅看见门口放着两把崭新的手编笤帚……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她,“曾有人质问我,‘你给徒弟买自行车,却始终不肯给上中学的女儿买?我不能理解你’”。

  “给徒弟买自行车、电动缝纫机,她就可以靠手艺挣钱,养活自己甚至一家人,我总觉着钱要用在更有用的地方。”讲到这里,谷旭梅又问了一遍:“你能理解我吗?”

  每次宣讲最后,谷旭梅都会用维吾尔语向在场的少数民族听众讲上一段话,翻译过来就是:爱把我们各民族人民团结在一起。每到这时,会场上的掌声都格外响。

  延续陌生人的生命

  30岁出头的王燕娜,是真正的群众明星。据南疆宣讲团的记者说,在和田、喀什,只要一报出“王燕娜”3个字,上千人的会场都会响起欢呼声,满场的维吾尔族群众都在拼命地鼓掌。

  2007年,王燕娜从报纸上看到昌吉市16岁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买尔肾衰竭需要换肾的报道,萌生了为这个陌生孩子捐肾的想法。她专门跑到医院,看望这个曾经乐于助人的阳光大男孩,“也许这就是我和毛兰江的亲缘吧,一个孩子的生命因为我得以延续,那种感觉我说不清,好像突然感到自己活着特别有意义。”还没结婚的王燕娜,为这个维吾尔族小弟弟捐了肾。

  王燕娜是颗“开心果”,笑起来特别大声。一路上,不懂维吾尔语的她和不懂汉语的阿克陶县带领村民致富的女劳模巴哈尔古丽·赛买提被分到一起住同屋,两个人竟然各说各话地成了好闺蜜。

  王燕娜教巴哈尔古丽把两只胳膊举过头顶,双手朝下形成一个心型,表达爱、愉快、祝福的意思,而巴哈尔古丽常常弄反,两手朝外像只竖起耳朵的小兔子,一路上大家就为这个笑声不断。

  活动结束的那天,南北疆两支队伍汇合,记者才第一次见到这个勇敢的姑娘,可惜她临时有事匆匆离去。道别时,记者握了一下她的手,很软,像她的心。那天座谈的时候,巴哈尔古丽通过翻译表示,她回去就开始学汉语,明年要用汉语和大家交流。

  “亲爱的爸爸,女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从喀什来的社区干部麦热叶木古丽·阿布来提,是北疆队里唯一一位来自南疆的宣讲员。熟悉后,我们都叫她“麦热”。

  麦热出生在喀什叶城,19岁中专毕业她被分配到了距离叶城县城64公里的乌夏巴什镇工作,那是一个海拔2000多米,到处是丘陵戈壁的荒凉封闭的地方。

  麦热刚去的时候,那里连电都没有。

  不仅内地人想不到,连生活在县城的麦热也没想到,2002年的乌夏巴什镇,女人们还是不怎么被允许走出大门。

  宣讲期间,麦热每天换一套漂亮的裙子,但头上始终戴着她那顶手工刺绣的维吾尔族花帽。这是麦热叶木古丽在那个荒凉的小镇上干的第一件大事——带领当地妇女通过刺绣增加收入,最终走出封闭的生活。

  每次宣讲开场白,麦热都会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自问自答——“世界上最难的事是什么?就是改变一个人。”

  组织妇女做刺绣,不是件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托人从叶城县请来老师,妇女们却不愿意参加,执著的麦热先动员镇上干部的家属参加培训,最终带动了200多位妇女学习刺绣,现在,全镇每户家庭都有了一名熟练的刺绣工。

  为了打通市场,麦热又组织了叶城县第一个刺绣协会,参加了在喀什举办的喀交会,打响了品牌。

  后来,叶城县组织第一批84名女青年赴天津务工,麦热成了领队。同样是第一次出远门,麦热白天也总是笑嘻嘻的,只有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一边想家一边默默地流泪。 一年后,她们带着用汗水换来的收入回到家乡,妇女不能走出家门、不能到内地挣钱的“壁垒”被打破了。

  来宣讲团的前一周,麦热的父亲突然去世了。本来想为父亲办丧事的麦热,最终还是走出家门,“家里有母亲、弟弟和我老公,我要把南疆发生的变化与更多人分享。我很想对父亲说一声,女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

  巴尔鲁克山的雪莲

  48岁的梅莲,是全国劳模,得过白求恩奖章。两年前,记者曾在石河子军垦纪念馆看过她的事迹“盛开在巴尔鲁克山的雪莲”。

  祖籍四川的梅莲说河南话,“连队里河南人多”。连队隶属兵团第九师161团,“就是阎维文唱的《一棵小白杨》哨所的地方。”

  16岁时,梅莲被分配到了最边远的14连当卫生员,条件艰苦简陋,很多时候都是边实践边学习,第一次接生、第一次抢救脑溢血突发的危重病人……她运用中西医疗法,创造了偏远地区治愈疑难杂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中华医药高科技贡献金奖。

  20年间,寒来暑往,身材瘦小单薄的她经常骑马翻山越岭出诊。一次马惊了,将梅莲摔下马背,一只脚卡在马镫里,她被马拖着在山路上狂奔……“一想到偏僻山区,分散的牧民点病人无法就医,我咬咬牙,还是走上出诊的路。”

  有一次梅莲自己得了急症,连队派车将她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团场医院,车翻了。路过的哈萨克族牧民看见了,把梅莲从车底救出来。“我的命也是牧民们给的啊!”梅莲说。

  “我和丈夫几乎没有合影。”说起13年前丈夫去世,性格坚强的梅莲突然失声哭了,“我那时候整天忙着出诊看病,他去世前一天,我俩刚好都要到团场办事,说好趁这个机会照一张,结果他到团场当天就心梗了。”

  失去丈夫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但医务室总是等满了患者,梅莲又强忍悲痛回到岗位。现在女儿已经长大,她也重新组建家庭。看着连绵起伏的草原,她触景生情地流泪,“想起经历过的一幕幕,我真是发自内心的欣慰。我爱这片土地,我爱这里的每个人。”

  本报记者 李元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