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贵民:锲而不舍 宁静致远(图)
//www.workercn.cn2016-11-04来源: 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锲而不舍 宁静致远

——记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贵民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贵民,除去企业家的这一身份,身上的光环还很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山东省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光环之下的张贵民,对荣誉,反而看得很淡。在他看来,自己的身份就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和制药人。

  做科研:博采众长,矢志不渝

  1993年,福州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的张贵民来到鲁南制药从事新产品研发工作。从那时开始,23年来,他的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这里。他的命运,也与这家企业紧紧相连。

  参加工作以后,张贵民从最基层的技术员干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创新。为了工作,他可以加班加点,十几天吃住在车间,进行科技攻关;为了工作,他可以常年出差在外,四处学习求知;为了工作,他常常放弃休息日、节假日,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一心一意把工作干好。凭着刻苦不懈的努力,张贵民由一名制药工人逐渐成长为组长、班长、车间主任、科研部长、技术总监、总工程师,成为集团公司科研工作的主持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张贵民率领团队先后完成38个新药的小试、中试实验任务,27个新产品实现产品化,多个新产品投放市场后年销售收入破亿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张贵民的带动和努力下,他所在的中试车间、科研部成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集聚地,通过发挥不同科技人才的专业优势,打造人才高地,鲁南制药收获了丰硕的科技成果。自张贵民负责集团的科研工作以来,先后主持研发了50多个新药产品,其中30多个产品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张贵民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20多亿元。

  做品牌:大国工匠,追求完美

  2015年,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讲述各行各业匠心筑梦的中国故事。也是在这一年,长期负责鲁南制药技术研发工作的张贵民接棒前任,担任鲁南制药董事长,成为这个有11000名员工、8家子公司的大型综合制药集团的当家人。

  在张贵民看来,鲁南制药50年的发展史,坚持自觉践行质量、创新、服务、文化的8字方针,是鲁南不断成长的品牌基因。而这个基因的成果,就是聚焦主业,专心做药的品牌理念。

  张贵民认为,工匠精神追求的完美,首先体现在对质量的追求上。传统意义上的质量标准只是60分的及格线,鲁南追求的是100分。要跨越这40分实现完美,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鲁南的做法是,从产品研发、原辅料采购、产品生产、出厂放行、贮存运输5方面严把产品质量“五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科研黄金台”是对创新文化最好的诠释。在张贵民的主导下,鲁南制药建立了五大国家级研发平台,建立了以“院士为顾问、博士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服务是质量和技术之外的第三驾马车。鲁南制药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设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专职机构,配备专人提供专业服务,保障患者权益。

  做人心:药贵在民,止于至善

  有“药王”之称的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作医书《千金方》。对于制药人张贵民而言,正如他的名字,药之贵,在于关乎民命,止于至善。

  张贵民常说:“我们造的药,每把质量提高一点点,就可以给患者减少一些麻烦。对我们来说,进步只是一点,但对患者而言,帮助却是百分之百。”无论是做药品研发,还是发展制药企业,张贵民的心里都有着一个宏愿——希望自己造的药对患者有益,让患者用上质优价廉的国产名牌药品。为了这个目标,张贵民一直在努力。

  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健康中国”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张贵民认为,老百姓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困扰,存在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这些现象得以改善和缓解。在这方面,鲁南制药责无旁贷。

  对于企业的未来和自己的制药人生,张贵民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保持化学制药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做强生物制药”是鲁南制药发展的目标,“今后我们将努力发展中药,做强化学药,做大生物制药,以持续技术创新、创建百年品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作出更大的贡献。”(吕晓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