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刘嘉湘:为百姓解决病痛是最终目的
//www.workercn.cn2016-08-02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海中医大附属龙华医院教授刘嘉湘在中医学界贡献突出,蜚声中外:他是中国扶正治癌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5次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将临床有效验方研制成治疗肺癌的国家中药新药; 他首创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药外贴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实现了中医药在相关领域的重大突破。

  潜心学习研究中医六十余载,刘嘉湘直言,“中医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块宝藏,好好挖掘,我们将会收获更多惊喜。”

  遇到两位恩师

  刘嘉湘回忆,自己从医道路上,最不能忘却的老师是沪上名医张伯臾。

  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决定从首届学生中挑选品学兼优者专业定向师资培养,刘嘉湘被选中,拜师张伯臾。张伯臾问诊有两大特点,其一,脉象个人体会不同,很难精准把握,而舌苔颇能体现人体体质,故临证以察舌苔为主辅以脉象,辨证更为精确,治疗更为有效;其二,用药极为精炼,诊治内科杂病不论在门诊还是病房,常活用经典于临床,他既善用伤寒经方,又精通温病时方,精辟的理法方药和辨证论治往往收到显著疗效。

  “先生几乎没开过超过10味药的处方,他总是强调,中医治病要抓主症,不要想着处处兼顾。”张伯臾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深深影响了刘嘉湘,亦成为他日后的诊治特色。

  在对肿瘤的临床和研究方面,刘嘉湘说,庞泮池堪称启蒙老师。庞泮池应用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颇有方法,早在大半个世纪前,她已通过辨证法将宫颈癌进行分型,有的放矢施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1971年,刘嘉湘总结108例晚期肺癌患者,发现辨证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56.5%,存活1年以上者39例;以攻为主(单独用肺五方)治疗18例却无一例存活超过1年。研究为刘老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中医治肺癌应以辨证论治为主要原则,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自此,“扶正法”治肺癌呈现雏形。

  历经50余年潜心研究,“扶正治癌法”继1977年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后,又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刘老的“扶正治癌”,丰富、发展了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理论与方法。

  感恩一批患者

  刘嘉湘一直说:当好医生,离不开恩师,更离不开患者。是患者,成就了自己的今天。

  耄耋之年的他,多年来忘不了为自己带来重要临床研究线索的患者,“他的名字叫杨泉生,夫妇俩都是胃癌患者。”杨泉生夫妇长期在刘老门诊随访,有一次小杨被蛇咬伤,服用“季德胜蛇药片”,竟不想,胃部癌症病灶却因此缩小。难道蛇药片能治癌?1968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以刘嘉湘为组长的肿瘤研究组,按图索骥,筛选了七叶一枝花、八角莲、苦参等近70种具有抗肿瘤效应的中草药。

  为研制提升肺癌临床疗效的中药,刘嘉湘又从临床有效的经验方药中筛选出12味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制成益肺抗瘤饮(后称为金复康口服液)。金复康口服液经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进行多中心随机分组2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对照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单纯服用金复康组,肿瘤缩小50%以上的缓解率为11%;金复康加化疗组,缓解率为42%;单纯化疗组为23.33%。在美国开展的二期临床研究发现,该药不影响化疗疗效、不增加副作用。刘老直言,“中医药治疗有时具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让更多人认识、重视这种疗效,中医发展将更有作为。”

  自上世纪60年代起,刘嘉湘领衔团队反复筛选药物,研制出一种中药止痛膏——蟾酥膏(后称“蟾乌巴布膏”),临床有效率高达93%,更有晚期肺癌胸痛患者外敷后,实现72小时无疼痛的奇迹。这一具有中医特色的发明,1985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级奖,很快被才踏入内地市场的跨国制药企业相中,意欲以重金购买这药组方。然而,刘老婉拒了请求,“国家培养了我,能为国家做点实事,为百姓解决病痛,才是我最终目的。”(记者 顾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