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从大医院返乡从医:侗乡五十年 无悔一辈子(图)
//www.workercn.cn2016-07-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县里的“改革家”

  提出科技兴院,搭起内外妇儿等10个科室架构

  1992年,母校迎来80岁生日。受邀回校参加庆典的杨文钦夫妇发现,他们当年的老同学很多都成了教授、博导。一些同学以为,凭着当年的成绩,这对多年没见的夫妻恐怕早就出国了。杨文钦听了后笑着说:“我们是出国了,去的是夜郎国。”新晃县南、北、西三面镶嵌在贵州境内,当地很多人认为这里也属于传说中的夜郎国。

  没有理论专著,没有顶尖论文,两位昔日的高材生如今已远离医学前沿。一位在医学界有威望的同学说:“你当初不该走,我们这里少了一个好医生。”不过夫妻俩不需要为此落寞,因为他们已在新晃县的医疗史上造就了一座高峰。

  1983年,声名远播湘黔边界的杨文钦终于被任命为县人民医院院长。上任不久,他就提出要科技兴院。他参照在北京工作时的经验,搭起了内外妇儿等10个科室的架构。他把年轻的医生们送到北京的老同学那里培训,多方筹钱购买设备。在上世纪80年代,这些破天荒的举措给他带来了“改革家”的称号。1983年,他接手的是一个多年在怀化地区位居末流的小医院;1996年他留给继任者的,却是一个湘黔边境的知名医院。

  有人问他们,现在怎么会有这么多医患矛盾?他们说,只要双方真诚相待,互相理解,误会就可以澄清,就像他们当年在丈溪村的故事那样。

  也有人问他们,现在很多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小医院来,该怎么办?他们说:“别人有别人的追求,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想法。病人在这里,我们就在这里。”

  更多的人会问起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北京回老家,现在想起来后不后悔?他们笑着说:“这就是我们一辈子的追求呀!”

  赤子情 慰乡情(记者手记)

  在与杨文钦夫妇的交谈中,记者逐渐意识到,讲述他们的故事,意义还不应止于“奉献”二字。

  从北京的大医院毅然回到家乡的夫妇俩,等待他们的不仅有物质上的困难,还有特殊历史时期不尊重知识分子,不尊重科学的软环境。“只讲刀子,不讲政治”的荒唐评价,一度成为束缚他们的一把枷锁。

  通过他们的回忆,记者得知,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医患问题,在他们那一代同样存在。他们当年与民众打成一片、亲如兄弟的感情,他们在艰苦的工作中寻找人生价值的境界,依然值得今天的人们思索。

  50年前,杨文钦与扎西的人生因为国家而改变,而50年后,他们的人生至少改变了他们的双腿所能丈量的那片区域。正如他们所说,这就是他们一辈子的追求。(孙  超摄影报道)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