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张金秀:“社区工作就是服务好老百姓”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培养员工志愿者精神

  1993年,仙霞物业由原来的长宁区仙霞房管所转制为物业公司;2003年,张金秀出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遇到第一个棘手问题,就是员工市场竞争意识不足,还留有房管所时代“朝南坐”的思想。

  于是,在公司经济效益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张金秀自己找来培训老师,为员工制定了细节决定成败、微笑服务、企业精神等培训科目,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此外,张金秀不断鼓励员工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得区级、市级奖项的员工,公司还设置了长效奖励机制。

  为什么要鼓励员工参加技能竞赛?张金秀说原因很简单。“到居民家里修马桶,上门三次修不好,人家居民也不买你账啊……所以技能一定是第一位。”

  2005年,新仙霞职业培训中心成立,张金秀担任第一任校长。她说,一般物业公司只做保安、保洁、保绿、保修工作,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的变化,物业公司也需要转型。“老百姓提出需求,物业立马解决,这才是家庭类服务的宗旨,也是物业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仙霞物业在苏浙沪管理的商业住宅总面积达到360万平方米,其中80万平方米为老旧售后公房。相比新楼盘,老公房小区老年居民多,需求种类繁杂,管理难度和成本打平都是企业不小的挑战。但无论是改造80岁以上老人家中厨卫,还是为老公房楼道加装扶手和座椅,这些在其他小区要由居委会牵头,不断与物业公司沟通的工作,在仙霞物业管理的老小区中,总能顺利推进。

  “社区工作就是服务好老百姓,不要老想着分你我。”现在,仙霞物业党支部每个党员都自费与社区一户困难家庭结对,逢年过节和结对家庭一起吃饭、拉家常。

  “虽然是做企业,但还是要培养员工的志愿者精神。”张金秀说,从企业管理的一件件日常小事中,她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社会需要自己,因为物业是百姓需求和社会生活之间最后的短短100米。“与人为善,量大福大,我们应该永远和老百姓面对面。”

  “局外人”到“圈内人”

  由于公司在服务老弱人群方面做出了品牌和信誉,因此承接了不少政府购买项目。但事实上,如果说保持对社会的反哺之心是张金秀温婉的“A面”,那么勇于创新的商业智慧无疑是张金秀果敢的“B面”。

  2003年接手企业后,张金秀一方面着手企业队伍建设,一方面寻求公司的转型突破。但要真正成为现代化、市场化的企业,过程步履维艰。

  “最初在上海招标,根本接不到楼盘,人家认为你没有能力管理好新建小区。”张金秀明白,打破市场对房管所转制企业的固有印象,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

  于是,她带着公司员工走出上海,参加面向全国的物业公司公开招投标,先到扬州,紧接着马不停蹄到了镇江。“那段时间每次去招标,上海公司的员工就很紧张,一直跟我发短信,听到是好消息都激动得不得了。”

  在接管了外地不少高档商品房小区后,回到上海时张金秀发现,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一下子变高了。“别人惊讶我们居然能走出上海,走向外地市场,把我们上海的管理理念带到其他城市。”

  “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是万科、东湖、上房这样的大企业了。”从“局外人”到成为上海市场的“圈内人”,张金秀说,这一过程就像农村包围城市,“先走到周边城市区,再回上海市区创业”。

  没错,虽然管理的是有三十多年历史的转制企业,但张金秀一直把这份事业当做一次又一次创业。2014年,公司在完成各类社区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张金秀嗅到了市场需求和商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物业公司不能仅仅依赖于水电煤维修,必须转型做生活服务,这样企业才能发展下去。”

  2015年7月2日,由仙霞物业负责开发的“新长宁慧生活”APP上线,居民只要拨打电话或是下载APP,就能体验从扦脚、理发到装修、租房等各类生活服务。而公司本身也完成了从单纯的物业公司向生活服务领域延伸的第一步。(记者 舒抒)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