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为了给地铁戴上“安全帽”……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把“抵达快、修复快、抢险快”

  做到极致

  作为长沙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重要的生产车间,通号部自动化车间主要负责地铁1、2号线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及故障处理。“对我们而言,地铁的安全运营就是生命线。”张利祥说。

  2014年4月29日,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开启运行。运行初期,通号部自动化车间按照各系统专业来分工班,每个工班长驻一个站点。“很快,我们就发现了问题。某个故障的处理往往需要几个专业的员工同时配合才能完成,这种工班分组会导致故障响应时间长、效率低,影响乘客安全出行。”张利祥说。

  2014年9月,该车间决定将班组专业打乱,重新组合,分批次进行轮岗培训和经验交流。7个月后,车间实现人员重组,配比64人,均线32人,精简6人,达到国内优秀水平。

  对公司而言,此举每年将节约人工成本40多万元,且提高了故障响应效率,有效保障了地铁的安全运行;对员工而言,此举则意味着个人知识结构的拓展与工作能力的提升。

  车间4班工班长黄超一直负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修。2014年9月,他成为车间第一批轮岗培训的员工,去每个工班学习一个月。“从一个专业跨到多个专业,过程的确痛苦。那段时间,白天跟着工程师及检修工去现场学习日常工作规范与常见故障处理,晚上则对着教材学理论。但每个专业跟下来,自己很快能独当一面。”

  不仅如此,黄超还自愿报名加入了车间于2014年底成立的自动化铁拳突击分队,24小时对光达站这个站点的故障进行处理。

  如今,长沙地铁2号线每个站点至少有1名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负责24小时响应,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达到“抵达快、修复快、抢险快”的目的。

  用“创新”撬动小改革小发明

  “在不少人看来,生产部门就是负责生产任务的,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但在我们看来,技术创新与生产质量同样重要。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产中,非常重视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开展小改小革、小发明活动。”张利祥说。

  为了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车间员工在工作之余历时三个月自行设计和搭建了一套自动化系统培训模型,为人才培养和系统测试提供了良好平台。此外,车间率先开启公司内首批“教学视频”录制工作,现已拥有视频资源21条,包含自动化各系统计划性检修流程和设备维护,为作业标准化奠定基础。

  良好的培训机制,使得这支年轻的工人队伍拥有一批扎实的中坚技术力量。他们善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或解决方案。如车间副主任谭雪峰及自动化2班的肖湘雨在工作中发现,因2号线照明控制系统没有统一的照明模式管理,导致许多照明设备非运营状态仍处于开启模式,在浪费电能的同时,也给工作人员操作带来不便。为此,他们进行车站照明节能模式控制技术攻关,增设夜间停运模式,使各站照明耗电量平均下降10%左右。

  除此之外,2015年,该车间还完成了IBP盘紧急停车声响报警QC改造、感温电缆疑难问题攻关等8项技术改造,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孟娟 通讯员 苏冠如)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