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西藏吉隆:国门卫士留下21封“遗书”
//www.workercn.cn2015-06-23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爸妈:作为独生子,我真心不孝,没有尽到做儿子的职责,更谈不上孝顺。不论我发生什么事,请你们以我为豪,为我骄傲,我觉得当兵很值。”这一纸遗书是不到两个月前,26岁的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吉隆边检站监护中队一排排长丁在成写给父母的。

  “4·25”尼泊尔8.1级地震发生后,位于中尼边境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口岸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生命孤岛”。由于没有确切的撤离时间,面对不断发生的余震、滑坡和泥石流,吉隆边检站的21名青年官兵在坚守决定下达的当天,主动请缨,写下遗书,让撤离的战友带回。他们的想法是:如果在口岸遭遇不幸,请战友们把遗书转交到父母手里。

  尘土一下子把整个口岸都覆盖了

  吉隆口岸所在的热索村位于喜马拉雅南麓的吉龙藏布下游河谷中,四面都是陡峭的高山,距离尼泊尔震中仅130公里,离口岸20余公里处的高原小镇就是吉隆镇。

  “地震发生时,整个山都在不断震颤,尘土一下子把整个口岸都覆盖了。我们甚至能听到尼方那边煤气罐爆炸的声音。当时整个大地都在晃动,人在平地上都站不稳。”6月7日,在吉隆镇灾民安置点,回忆“4·25”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西藏自治区商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驻吉隆镇江村工作队队长德珍仍心有余悸。

  地震夺去了吉隆镇7名群众的生命。4月25日14时25分,第一支参与吉隆镇抗震救灾的队伍到达帕巴寺广场。

  “我们是边防战士,大家不要怕!”吉隆边防检查站政委尕麻旦增喊出了地震后第一句能让人稍感心安的话。完成对村民的紧急救援和转移安置后,尕麻旦增通过各种方式连线吉隆口岸监护中队无果,于17时35分派出小分队携带卫星电话和对讲机徒步前往热索桥了解受灾情况。

  当晚,小分队李鑫、单吉飞、益西次仁3名官兵徒步到达监护中队,把能与外界联系的卫星电话送到了热索桥监护中队。当得知热索桥驻地群众、联检单位职工和部队官兵共272人全部安全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4月27日傍晚,成都军区某陆航旅直升机赶到口岸实施救援。第一架直升机飞抵口岸,首先将包括重伤员、孕妇、小孩在内的22名被困群众转移到了吉隆镇。

  4月29日下午4时11分,3架直升机结束解救尼泊尔境内中方水电项目施工人员任务后,再次降落在吉隆口岸。

  受“4·25”地震影响,中国水电七局尼泊尔拉苏瓦县水利工程项目部受灾严重,7名职工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但因尼泊尔救援力量无法抵达,只得向国内提出救援请求。

  4月28日8时和29日10时许,根据公安部和外交部指示命令,吉隆边防检查站监护中队分别成立由25人和20人组成的跨境营救小分队,分两批次从吉隆口岸出境,对中国水电七局滞留尼泊尔拉苏瓦县境内的受困重伤病员和尼泊尔拉苏瓦县海关被埋关员实施紧急救援。

  救援期间,跨境营救小分队官兵冒着塌方和余震的危险,快速通过陡峭险峻的塌方区,两次进入尼泊尔境内,利用担架将7名重伤病员紧急转移至吉隆口岸,并于28日上午10时许通过参与救援的直升机转移至吉隆镇进行救治。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