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好“的哥”陈远华(组图)
//www.workercn.cn2015-06-16来源: 贵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扶老携幼,做好本职服务工作。

  奉献爱心 传播温暖

  有一次,陈远华在广播中了解到一对聋哑夫妇妻子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有人献血,他第一时间赶到遵义医院门口。时值寒冬,病人的丈夫衣着单薄,脚上穿一双凉拖鞋,冷得不成样子。他立即义务组织“的哥的姐”们现场捐款。

  一位遵义师院的学生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了,他把自己身上穿的毛衣脱下来给那位聋哑丈夫穿上,对陈远华说:“叔叔,我是一名学生,我没钱,帮不上什么忙,但我年轻,脱一件衣服没关系,只希望她能尽快好起来!”那一夜,寒冷的城市上空,星光都是温暖的。

  2009年遵义县石板镇一对出生不到一岁的双胞胎女婴双双患上地中海贫血病,生命岌岌可危。陈远华又在第一时间发起为这个苦难家庭捐了近十万元善款。深受感动的贵州歌手阿幼朵在广州通过义演为这对姐妹筹集医疗费用。姐妹俩于2011至2013年在广州成功做了骨髓移植手术。陈远华说:“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但这好似一场爱心接力赛,缺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温暖的力量!”

  2012年7月12日晚上,贵阳市“的哥”夏景发在开车过程中突然猝死。陈远华通过贵州交通广播了解情况后立马赶赴贵阳为夏师傅送行。数十辆的士不约而同地打着双闪灯送夏师傅最后一程,感动着林城贵阳。

  了解到夏师傅家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没工作、家庭经济困难,遵义“的哥的姐”们自发从出租车广告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慰问金。陈远华代表遵义全体“的哥的姐”往返几百公里奔赴瓮安,把慰问金送到夏师傅家属手中。

  夏师傅的哥哥夏景祥现仍在贵阳跑出租车。5月19日笔者电话采访他时他的声音显得很激动:“我弟弟死后,当时陈远华和几个‘的哥’从遵义大老远赶到瓮安,捐了1000块钱。他说天下‘的哥’是一家,这话我记住了,我们一家很记这个情。由于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打过贵州交广台和遵义电台的电话,就是想通过电台主持人对他们说声谢谢,但没打进。能不能请你转告陈远华,我们一家一辈子都忘不了他!”

  陈远华经常帮助“的哥的姐”解难,曾经一天4次到不同的地方为遭遇无理取闹的“的哥的姐”维权,自己那天一分钱都没挣着。他就是这样,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别人,先后参与为被歹徒杀害“的哥”家庭和困难“的哥”募集善款30多万元;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他都积极参与组织“的哥”捐款;2008年全省抗凝冻,他免费接送滞留人群;2013年,桐梓好几个乡镇遭遇大旱,他和遵义市许多“的哥”一起为灾民们送水;每年高考中考,他都坚持参加“爱心直通车”免费接送考生,总计免费接送考生500多人次……陈远华还是遵义市义工协会会员,捐款捐物、献血救助,他从不犹豫,十多年来,他8次主动献血共计超过2400毫升。

  陈远华以一己之力昭显的正能量,凝聚和影响着身边人。遵义“的哥”敖明强说:“陈远华这么多年坚持做好事,认不认识的他都热心帮忙,我们都和他一起见义勇为,参与公益活动,做好事不留名。要留名,要回报,就没有必要去做了。”

  57岁的“优秀工人”、老的哥詹忠义说:“跑出租就是会经历很多风风雨雨,遇到形形色色的人。2013年,我在火车站附近被社会青年砸窗,幸亏陈远华挺身而出帮了我。当时对方十几把长刀行凶,如果不是他见义勇为,我就更惨了。那次认识他之后,我也积极参与见义勇为和帮助他人,干到60岁再退出这个行当吧。”

  就是这样一件件、一桩桩小事凝成了大爱。陈远华言出肺腑:“其实在遵义,经常做好事的‘的哥’很多很多,我只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