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丁燕:呈现变动时代小人物的人生常态
//www.workercn.cn2016-07-24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更多

    3年前,作家丁燕卧底工厂200天写就的非虚构文学《工厂女孩》出版后即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3年后,与之一脉相承的《工厂男孩》又被丁燕带进了大众视野,这一次,她把视线放在了“80后”“90后”男工的身上。

  书中所写的乡村男孩们大多曾是留守儿童,从乡野田间到钢铁丛林,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又无法成为城市的主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丁燕说,写他们的故事,是她认为男工们的喜怒哀乐更能反映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真实的一面,而“书写他人,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认识自己。”

  来自绿洲小城的“葡萄诗人”

  在丁燕眼中,自己与男工们有着些许相似之处,那就是,她也一直处于边缘与游离的状态中。

  20世纪70年代初,丁燕出生在新疆东部的一个绿洲小城——哈密。在城郊的一户菜农家中,她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期和少女时代。

  丁燕的养父母并不识字,然而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她,却对文字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十岁左右,她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初中毕业那一年的暑假,丁燕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说,长达三万五千字,那部作品在她上高一后发表在《哈密文艺》上。

  天性中对文字的敏感和不懈的坚持,让丁燕慢慢地走向了梦想的文学之路。

  1993年,丁燕大学毕业后,去了乌鲁木齐,并在那个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度过了17年岁月。在那期间,她工作和生活,并尝试多种题材的写作,出版了诗集《午夜葡萄园》,长篇小说《木兰》,随笔集《饥饿是一块飞翔的石头》《和生命约会40周》《生命中第一个365天》《王洛宾音乐地图》等十余部著作。

  而令丁燕名声大噪的是她自16岁起就开始创作的诗歌。从小在葡萄架下长大的她,对葡萄这种植物尤为热爱。她曾写下一百首关于葡萄的诗,也因此有了“葡萄诗人”的美名。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