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翁偶虹谈梅兰芳演剧的嬗变
//www.workercn.cn2016-05-12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这出戏到现在还是霸王的戏重,不应以“别姬”一折为凭。霸王一上来就“今日里败阵归……”,霸王是怎样败的,没有交代。现在这样演法,是梅当年为出国演出用的。实则霸王的戏很多,长城公司给杨小楼灌了六张唱片。后来有个传言:杨小楼说,他如果跟梅先生演这戏,就把力气搁在末场;跟别人演,就把力气放在前场。意思是,别人演虞姬不是他的对手。其实这是冤枉杨小楼,他演戏是通场都好。吴震修把一本的《霸王别姬》拿给梅先生看过,梅先生认为好,就找杨小楼排演了。

  第一天在第一舞台演,演得不太完整。因为吴震修毕竟外行,他太注重十面埋伏,杨小楼的武打太多了。九里山一战是最大的战场,他安排了许多武打。戏唱到半截杨小楼累了,不想再唱。于是梅兰芳央求:“二叔,您受累吧。”这样,这出戏才对付下来,当然很受欢迎。梅先生真高,下来就研究,原来昆曲里的《十面》(即《十面埋伏》,属昆曲“十臭”之列,太俗,不登大雅之堂),韩信唱全套的【点绛唇】,十几支曲子,唱一段,霸王打一段。但不是真打,只摆架子卖像儿,就卖那句“哇呀呀”的“啸子”。不大打,霸王的勇才表现得出来。于是,梅建议杨不要大打,学《十面》。杨小楼采纳了这个意见,后来他演《霸王别姬》就是武戏文唱。但是,这种演法只适用于杨小楼,别人没有那种气魄;连后来金少山的金霸王,比起杨来都逊色不少。

  在《霸王别姬》之前,梅先生演的多是佳话戏,他首创古装。最早高腔旦角不梳头,旦角叫“花包头”,老旦叫“青包头”,头上包块青布,代表头发,上面再插点儿花。到了京剧,旦角才添了大开脸的“片子”。真正按脸型贴片子,是由王瑶卿开始。梅兰芳又出奇制胜,发明了梳古装头。任何事物,都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梅先生创造古装头很不容易,他是参考了古代美人图才设计出来的。这种头,梳头师傅不会,只有梅先生的夫人(王氏,梅大奶奶)会梳。那时他的戏,不用有什么情节,穿上新设计的服装,加上点儿唱、舞,就能赢得观众。有人说,看梅先生的戏,单说扮相,就值五角钱。这个时期,他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黛玉葬花》、《千金一笑》,也曾轰动一时。以后发展到《太真外传》(四本,唱四天)、《西施》(唱两天)……这是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齐如山先生给他改编的戏多。

  到《霸王别姬》以后,齐如山再编戏,开始有了情节、意义,比如《凤还巢》、《生死恨》。《凤还巢》是由陕西梆子来的。这两出戏演出后,梅先生的戏为之一变,雅俗共赏,更受欢迎。这是梅先生演戏的第二个时期。

  梅先生演戏的第三个时期刚开始,便赶上“九一八”事变。出于梅先生的爱国热情,齐如山给他编了《抗金兵》,梅先生扮演梁红玉。这出戏得到的评价很高。此后梅先生南返,留起胡子,不唱戏了。所以第三个时期梅先生的戏很少。

  抗战胜利后,梅先生回到上海,大璞归真,不再唱新戏,反而唱老戏,如《玉堂春》、《虹霓关》、《四郎探母》、《贵妃醉酒》、《宇宙锋》等,直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翁先生与我谈梅先生,感情真挚,记忆宛如昨日一般。抬头望去,在翁先生写字台的右上侧,镜框中镶嵌着一张梅先生亲赠的签名剧照《四郎探母》。剧照下方,翁先生翰墨题诗:“两把旗头雁尾妆,凤仪紫塞更辉煌。君身自有梅花骨,北地胭脂庾岭香。”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