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臧新义:与古为徒 欲出新意
//www.workercn.cn2016-03-2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几点思考

    臧新义先生以古人为师,在书法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他的状态是轻松的,之所以如此,是他理想的翅膀并没有系上沉重的黄金,而是把金子般的品质延展到书法的妙途。他政务之余,继续着年少即始的诗书砚田、纸窗竹屋的梦想。他常说,得半日之闲,临古帖数纸,可抵十年的尘梦。观其笔墨,有几点感触,如下:

    注重墨色笔法。历代书法大家无不对用墨十分讲究。苏轼用墨“光清不浮”,“须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王铎的涨墨更是一种开创,而清代有“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不同。直到近现代,林散之等人也在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墨法不仅是笔墨纸水的关系处理,也是主要的书写技巧,更是书法神采的重要表达方式和载体。臧新义用墨浓淡相宜,富有光泽,书卷气的展示,他的墨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换言之,墨色得到了恰当的发挥。他在书写隶书时,为了避免碑无墨色的遗憾,曾大量收集研习简牍,借鉴墨的变化,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创作。而笔法是历代书家和书论家关心的话题。他对“用笔千古不易”深信不疑。赵孟頫《定武兰亭跋》云:“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臧新义的用笔尤其注重调锋。孙过庭《书谱》云:“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他把王氏那种近于工笔细描的用笔细细把握,调锋有如歌唱家的换气,一唱三叹,纵横争折,交代得清清楚楚。妙耶!

    诗意悠悠,书法生活化。在毛笔书写已经不再是日常书写的今天,臧新义先生将把笔书写尽可能多地运用在生活之中。苏轼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他真爱书法,钟情于斯。所以,他的书法修炼就是一种享受。他不太喜欢“坚持”这两个字,对“坚持就是胜利”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发自内心的投入,只凭坚持,是不会把书法写好的。他热爱生活,把书法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享受着。他说,如果不让写书法,那才需要咬牙坚持呢!的确,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享受是最好的状态。天人合一,在此不外乎热爱和享受。

    可以说,诗书生活于他是乐趣无穷。比如他临写汉隶名碑《封龙山颂》,思古之幽情所致,口占一绝,云“今夕将逢汉时月,因之把盏再挥毫。封龙山刻真名世,明月天心秋意高”。《兰亭序》是他最爱之名帖,临之千遍而不倦,写到,“春来半日写兰亭,曲水流觞皆性灵。罢管且吟一杯酒,但书古纸不需醒”。秋日小园内,静写晋人尺牍,吟咏,“魏晋风流几度雄,朝临暮写意匆匆。小园燕坐心如水,一任长风啸碧空”。在故宫观看《伯远帖》时咏叹 “风流王谢数千年,巷陌寻常代代传。自古幽人多弄世,三希晋帖仅《伯远》”。福建武夷山笔会,于九曲溪竹排漂流,细雨中醉观玉女峰,口占一绝,“闽北烟云秀万巅,九湾溪水润茶田。潇潇细雨解人意,借我醉眸怜玉仙”。

    他喜爱行草,并引用宗白华的句子表明自己对于书法生活化的理解:“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最适宜于表现他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重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他意与古会,思接千载,而又悠然自得。痛快!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