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叶匡政:网络致原本缺乏出口的语言创造力集中爆发
//www.workercn.cn2015-12-18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叶匡政(诗人、评论家)

  一般来说,语言的出现到普及到淘汰,有其规律。同时,还有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比如一个词越热,使用的越频繁,人们可能就越避免使用它,不用说专业的写作者,普通人也是如此。这是语言使用上的心理学问题,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语言创新的渴望,希望自己说的话、写的文章有所不同。所以,一个词过热之后,可能就是过冷。

  当然,并非所有的词汇都会被淘汰,也有一些会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回归常态,不热不冷,还有一些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比如洋火、下海等。写作者们对于新词的使用,也可能会使得热词常态化,成为常规语言,我们传统的词汇,也有很多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现代社会,词汇的创新速度非常快,新词热词很多,这其实和常规语言的更新缓慢有关。我们有一套完整而严谨的语言规范,基本上传统媒体都在这个规范之下,规范有好处,大家交流容易,但也意味着,限制会很多,创新不易,甚至是新词不被传统的规范所接受,语言更新非常慢。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原本缺乏出口的语言创造力集中爆发,前些年的火星文也好,伪成语也好,热词也好,都是爆发的结果。

  实际上,语言的创造力,更多时候在方言之中,在语言不那么规范的环境中会更加有力和活跃。而语言的活跃,直接影响着思维的活跃,人的创造性思维,很大一部分和语言的活跃程度有关。限制太多,就可能制约创造能力。比如说戏剧,我们知道,中国各地的戏剧,唱腔都不一样,在传统音乐中也有一句话叫“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丝是弦乐,竹是管乐,肉则是人声,可见音乐其实是跟着人走的。

  所以说,适度宽松的语言规范,对于语言的创新和更新,其实是有好处的。当然并不是说不需要规范,完全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加以重视,比如说一些重要的媒体,可以对语言规范要求更严格,而一些地方性的媒体,则可以宽松一点儿,甚至多关注方言等。事实上,现在对于热词的评选,本身也说明对新的语言的一种关注,这是好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