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匠人张心荣:把技艺传承下去(图)
//www.workercn.cn2017-02-02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一根茶杯口粗细的竹子,劈开、剖起,变成3毫米厚的竹篾,再用刀剖8层,直到变成一片近乎透明的薄纱,再用排针一拉,一把薄如蝉翼、细如头发的篾丝就成了。一根竹子,破成千丝,原来真的不是魔术。

  杭州市手工艺活态馆里,竹编非遗传承人、宁波工艺美术大师张心荣,戴着眼镜,眼神笃定而专注,安静地做着这一切。

  今年刚满60岁的张心荣,1957年出生在浙江象山的黄避岙乡鸭屿村。15岁拜师学艺,45年来,张心荣几乎把人生都编进了竹编里。

  围观的年轻人发出了惊叹声。一位不甘心的姑娘抓了一把自己的头发和篾丝比了比,惊呼:“啊呀,绝了绝了,真的跟头发一样细!”

  匠人张心荣笑了。

  “竹子也分公母,和人一样。母竹韧性更强,适合做很细的篾丝;公竹一般用来做外圈,固定结构。想做精品,1000根里能选出一根已经够好了。”

  和竹子打了半辈子交道,张心荣身上也带了一种坚韧,隐藏在朴实低调的外表下。这份坚韧,在学徒期间入行后就扎下了根。

  “那时候做徒弟是很苦的,师傅家里做饭洗衣各种杂活都要抢着做。白天跟师傅学,每顿饭吃得飞快,趁师傅还在吃的空当拿偷偷备好的笔记本,把师傅教的宽窄、粗细、厚薄记下来,晚上自己爬起来再偷偷练。”

  因为这份勤快好学和韧性,张心荣在4位师兄弟中第一个“出师”,自己带起了徒弟,开始了挑着担子走家串户做竹编谋生的日子,此后的10多年里,张心荣几乎把宁波象山80%的村子都走了个遍。

  做篾匠45年,张心荣也有过放弃的时候。“改革开放后,大量的手工制品被机器制品代替,竹编也越来越不吃香。为了吃饱饭,我也只好转型。25岁到35岁,我开过照相馆、图书馆。直到40岁,我想了很多,觉得自己还是喜欢竹编,想干回老本行。”

  他租了一间房子,三年潜心研究名家名作。刮青、破节、剖片、起篾,再到人物的表情,书法的笔锋……“有时候,半夜睡不着,就起来研究原图,很枯燥寂寞,但不吃透它不甘心。”

  这份坚韧,让他创作的竹编《兰亭序》被业内评为“独一无二”的精品。

  作为象山的竹编非遗传承人,2013年张心荣被省工艺美术馆请到了杭州手工艺活态馆,展示竹编技艺。张心荣说,他来这里,是想把竹编技艺传承下去。这是他的执念。所以,在活态馆里,张心荣每日做竹编,向到来的参观者介绍竹编,开课教人做竹编。有时候,美院的教授、学生、设计师,都会来跟他请教,有些还和他一起合作,把设计理念变成作品。

  从一个乡间篾匠,到一名非遗传承人和竹编工美大师,张心荣说他一直觉得,传统工艺会不会没落,“只要你静下心来,肯动脑,多创新,花时间吃苦头,传统工艺肯定会再次发光发热。工匠精神,不就是这个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