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王泽斌:用“工匠精神”扎风筝
//www.workercn.cn2016-05-23来源: 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家住东丽区新立街枫景家园74岁的王泽斌,小时候不但喜欢看人家放风筝,有时还自己鼓捣扎风筝。那时他就听老人讲:“瓦匠不细,盖不成好房子;木匠不细,打不出好家具;石匠不细,凿不出好龙雕;银匠不细,做不出好手饰。做风筝也一样,不细心,不认真,风筝不但难看,也飞不上天,只有扎得细、做得精,才能飞得高。”

  王泽斌退休后,业余时间多起来,总想玩玩风筝,他经常到公园、广场看人家放风筝,与其说看热闹,不如说“采标本”“找样品”,看上眼的风筝就“描”下来,回到家就“照葫芦画瓢”扎起来,一边做,嘴里还一边嘟嚷着“我喜欢、我坚持、我能行……”

  爱好制作风筝的王泽斌,从做风筝第一天起,就坚持精益求精,好上加好,一点瑕疵也不放过,扎的风筝不但美观漂亮,而且绘画精妙。看到自己制作的风筝在蓝天上飞翔,充满成就感,心情十分快活。

  金猴、金鱼、倒蝠(到福)、蜻蜓、帆船、福娃……走进王泽斌的家如同走进了风筝世界,平面的、立体的,单个的、成对的,小到巴掌大小的、大到七八米长的,他一个一个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一个小小的风筝,实则暗藏许多“玄机”,烤弯竹条、绑线、每一个连接处都有着极小的钻孔,用来固定骨架。线绳的松紧,角度的歪斜都会影响到整个风筝的制作。“做风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乐在其中,越钻越有意思,每一个风筝都要先经历选材、构思形象、计算并设定尺寸,才敢上手制作。”王泽斌说。

  为了做好风筝,王泽斌可是费了不少心思,有的时候好不容易做好了却飞不上天空,他就回家拆成一个个零部件,给风筝“把脉问诊”,睡不着觉的时候想,走在路上想,找出毛病就动手改进,直到放飞成功。其中有件“一帆风顺”风筝,是他的得意之作,金黄色的风帆在阳光下,十分闪亮,刚开始的时候,风筝无法顺利放飞,他就利用物理知识,把风帆设置成前低后高,这样借助风力,就能“节节高升”,稳稳地向空中升起。

  风筝不仅要飞得起来,更要美观,没有绘画功底的他,忙中抽空,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专门学习花鸟、人物绘画。为了让风筝活灵活现,在制作金鱼风筝的时候,他曾多次跑到鱼市,仔细观察鱼眼的活动状态,然后,用刀片反复把竹片打磨细致,再泡在水里一个晚上,等软了,找药瓶盖围着药瓶口一周,放微波炉加热,待竹子定型后,再粘上一个金黄色的同等大小的口香糖包装纸,一个精致的“活眼儿”就制作成了。他制做每件风筝,从头到尾,始终注重提升质量品牌,坚持弘扬“工匠精神”。

  灵感来源于生活,今年恰逢猴年,王泽斌从一副扑克牌上受到启发,特意制作了一个“美猴王”,他在这架风筝上还有所创新,在猴身上绘画了披肩、卷轴、丝巾等图案,栩栩如生、十分抢眼,受到风筝爱好者广泛称赞。

  制作风筝使王泽斌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如今已年愈古稀的他,耳不聋、眼不花、手不抖、步伐矫健,咋看都不像年过七旬的人。王泽斌说:“正是平日里放风筝、学手绘这些爱好让我越活越年轻。在家制作风筝,活动大脑和手、眼,出门放风筝又活动了腿脚,看着自己做的风筝飞向天空,那种满足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而且自从放风筝以来,多年的颈椎病也好了,‘老有所乐’带来幸福晚年!”(记者潘晓鸥 通讯员 魏东欣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