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当袖珍人遇上皮影戏
//www.workercn.cn2015-12-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无处安身,一个后继无人
当袖珍人遇上皮影戏

  一名袖珍人正在练习皮影戏。 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摄

袖珍人正在向皮影老师学习如何刻皮影。中工网记者 王伟伟摄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里,葛优饰演的徐福贵,大半辈子都靠皮影养家糊口。在北京圆明园南门附近,也有一个龙在天皮影剧团,以皮影维持生计。

  特殊的是,这个剧团里的演员,是92位长不高的袖珍人。

  在相遇之前,一个是后继无人,深陷困局;一个是无处安身,饱受歧视。袖珍人与皮影戏的相遇,让小小的传统艺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多了一些延续的可能,也让小小的身躯在庞大世界暂时有了安身立命的倚仗。

  自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活着》里,每当福贵的皮影班子在镇上演出,台前幕后都挤满了看戏看到出神的孩子。出生在内蒙古农村的林中华,小时候也是这群孩子中的一员。

  大学毕业后,林中华做过行政,当过编辑,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2006年,他离职创立了龙在天皮影剧团。“一方面我从小喜欢皮影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这门艺术越来越式微,想要为此做点什么。”

  福贵当皮影班主,一套皮影,几个帮手,搭上台子,观众自然就来了。但在21世纪当班主,却没那么简单了。

  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皮影戏,如今唱的人越来越少了。林中华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从河北、内蒙古等地找来了12个老先生。然而,这些老先生一张口就是汉代、唐代的老影戏,台下的小孩子听不懂,想要学皮影的年轻人也不喜欢,招不到徒弟。观众不爱看,又后继无人,林中华这个戏班子,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2002年,还是编辑的林中华曾偶然采访了一位名叫吴小莉的袖珍人,报道她设立爱心热线帮助其它袖珍人的故事。

  像吴小莉这样的袖珍人,全国超过700万,散落在全国各地。由于小时候缺乏生长激素,又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些袖珍人身高大都在140厘米以下。“缺少生长激素,如果及时发现是有可能治愈的。但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都被耽误了。”林中华说,由于身高原因,他们一般都很难找到工作,加之公众对该群体的不了解和不认同,也面临着严重的社会歧视,常常被老百姓称作“小矮子”。“有的做散跑的歌手,有的在餐馆端盘子,有的在街头流浪,有的在夜总会工作。”

  想到袖珍人的身高演皮影非常合适,林中华便重新与吴小莉取得联系,请她帮忙找学徒。接到林中华的电话时,正好有几个袖珍人请吴小莉帮忙找工作。就这样,袖珍人开始进入龙在天皮影剧团。2008年,林中华把剧团改名为“龙在天袖珍人皮影剧团”。

  今年26岁的贾盼是该剧团的一员。初中毕业后,她参加电脑培训,想靠此找一份工作。但她当时身高只有1米1,很多人把她当成五六岁的小孩,根本找不到工作。2009年,听说有专招袖珍人的剧团,贾盼感觉自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她不仅人袖珍,声音也奶声奶气地,像个五六岁的女孩。

  2009年,冯波才刚刚从陕西的一家医科大专院校毕业。当时还不到1米4的他,因为身高原因在找工作时也频频碰壁。“按你的身高,连手术台都没法上”,每到面试环节,医院的招聘人员就对冯波连连摇头。最后,家里拖了关系,才让冯波到一家乡镇医院做内科主任助理。

  有了工作,冯波的烦恼远远没有结束。他写的医嘱,病人要拿去问其他医生;宁愿让护士打电话给没上班的医生,也不愿咨询正在值班的冯波;最夸张的一次是,冯波坐在办公室里,病人进来就直接问:“你爸爸呢?”

  “我被他们当成医生的孩子了。”冯波回忆起往事,不禁苦笑起来,他停顿了会儿又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几乎没有病人愿意信任我。”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