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记天津武清区东蒲洼街亨通社区居民共产党员宁书刚(图)
//www.workercn.cn2017-04-25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宁书刚(右一)帮助邻居领取养老补助

  今年54岁的宁书刚,是天津武清区东蒲洼街亨通社区一名普通的居民。多年来,他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打理生活琐事,用爱凝聚着整个家庭;对待邻里居民,他凭借一颗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心贡献余热,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展现不平凡的价值。左邻右舍每次提起他,都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位孝顺的好儿子、知心的“大好人”。他的孝心和热心,感染了社区居民,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敬老孝亲 以身作则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宁书刚把孝敬老人、关爱老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传承敬老、爱老的优良美德。

  宁书刚原先在东蒲洼供销社工作,妻子在信用社工作,夫妻二人靠工资维持生计。宁书刚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但他始终认为照顾父母是儿子理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双亲始终和他们夫妻二人生活。宁书刚父母身体状况都一般,母亲还患有肺心病和气管炎,常年药不离身。1999年,宁书刚从东蒲洼供销社下岗,全家的生活来源一下少了一半。2000年,宁书刚父亲又出了车祸,造成高位截瘫,脖子以下均不能动弹。由于妻子每天要上班,早上坐班车离家,晚上才能回来,所以照顾父母的任务几乎全落到了他一人身上。由于身体状况因素,老人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顾,宁书刚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喂饭、喂水、端屎、倒尿,不但让老人吃饱穿暖,还经常给父亲擦身洗澡,使老人始终干干净净地生活。

  那时女儿正上小学,孩子每天早晚以及中午上下学都是宁书刚接送,他出门前总是会先跟二老打好招呼,安顿好一切再匆匆赶去学校。为帮父亲尽快疏通经络,他每隔一两个小时就给父亲按摩一次,从手到脚,乃至全身。他怕自己按摩起不到功效,就请来按摩师,学习模仿专业手法。他一边陪老人聊天,一边按摩,让老人舒心的同时放松身体,使老人身心都得到调节。经过8个月的按摩,父亲的下肢有了知觉,能够活动了。看着父亲脸上露出的笑容,宁书刚的眼眶也湿润了,这是幸福的泪水,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父亲的一丝好转对他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

  言传身教 润泽后代

  2006年东蒲洼街撤村建居,宁书刚一家五口搬进亨通社区,从村民变成了居民,生活条件有了改善,但他依旧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没有一句牢骚。他细心、耐心,数年如一日地照料病卧在床的父亲,床铺总是干干净净,房内没有任何异味,父亲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褥疮、湿疹。宁书刚常说:“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辛苦操劳一生,我们做子女的要悉心照顾、赡养老人以尽孝道。”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街坊邻里无不称他是大孝子。

  后来,宁书刚妻子被调往陈咀镇工作,没有了班车,他就早上安顿老人吃完饭,送妻子上班,回来再照顾老人,晚上到了妻子下班的时间他再去接,一天往返陈咀镇两趟。这么多年来,宁书刚把老人、妻子、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整个家温馨有爱。他的举动被邻居看在眼里,大家都止不住地称赞,他用实际行动感动着周边人,成了大家敬老爱亲的楷模。第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宁书刚的女儿,在他们夫妻二人的感染下,女儿从小就相当懂事,懂得孝敬老人,每天放学回家,首先到爷爷奶奶房间问好。女儿学习也相当刻苦,从小就不用家人操心,2006年考上杨村一中,2009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安徽财经大学,2013年大学毕业后到武清村镇银行工作,第一个月发工资后,就给老人买了很多爱吃的东西,每天下班到家都要和老人说说话,逗老人开心。同时,她也将父母的辛苦看在眼里,回家经常帮忙做一些家务活,时不时给爸爸妈妈揉揉肩、捶捶背,也跟着父亲学习按摩手法,给爷爷按摩,以实际行动将孝心传承下去。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