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一线”:服务第一线的战士
//www.workercn.cn2015-08-17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防毒面具到了,过来搬。辛苦啊!”嘶哑的嗓音,干练的身姿,迷彩T恤,高扎马尾。眼前的冯钰丽,正领着一众人从车上搬物资,左臂的“一线”袖章在白日下艳如焰火。

  “一线”,是这支志愿者团队的名称,冯钰丽是公选的负责人。冯钰丽是天津一个女企业家,在13日凌晨便带着自购的口罩、饮用水来到了事发地,开始了灾区志愿服务。

  “我们所有人都是自发赶来的,没有分工,自己找活干,能帮什么帮什么。因为跟随消防队员进入过事发现场,我们发现他们最需要服务保障,所以决定专门为一线战士服务,就有了这个名字。”冯钰丽讲起团队情况,不时用她喊哑了的嗓子强调,“我们这个团队太棒了,我除了感动就是感动!”

  “一线”,在事发后麇集了来自各地的志愿者。河南河北、山左山右、夫妇随行、兄弟上阵,如今已不下50人。“我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负责办货,一个负责运输,只要群里发个消息,很快就有人把东西送来,第一时间送到前方。”消防官兵的需要每天都有变化,从第一天的食物,到第二天的洗漱用品,再到现在的眼药水、防毒面具。“一线”随着一线的变化而变化,从没有让官兵们失望。接受的捐赠既众且杂,冯钰丽也顾不上询问捐赠者的详细情况,甚至团队成员中也无法做到完全相识,可她知道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

  “我是当过兵的人,这里好几个复员军人。有过军营生涯的人感情不一样,这叫嘛?同袍!我就是来给兄弟们扛活的。”刘杰一口地道的老天津卫口音,虽人到中年,可矫健的身材依然衬托得迷彩服熠熠生辉,军人的烙印是刻在他骨子里了。“一线”年龄跨度从“60后”到“90后”,在这里无老无少,大家轮流值班,困了就倒在路边的凉席上眯上一觉。

  1991年出生的余炳麟,来自广东佛山,大学毕业就进入了物流行业,去年因公派到滨海新区,住处离爆炸点不足3公里。公司暂时放假,余炳麟没有选择回老家或者度假,而是开着他的桑塔纳加入了“一线”。这位24岁的阳光男孩,却有着11年的志愿者生涯。从初中起,余炳麟就从事志愿者工作,在大活动和紧急事件中已练就了一身本领。“我不习惯北方的生活,将来肯定是要回广东,现在遇到了这样的事理应尽一把力,也不辜负这座生活过的城市,免得日后遗憾。”

  “一线”所处的北海路与第五大街交口,是通往事故现场的必经之地。驻足期间,这里的车始终没有中断,有送来的,也有送走的。金乌西坠,送晚饭的车来了,冯钰丽对我招手:“这家餐厅叫旺角海鲜,每天两顿饭都是他们提供的。人家也是志愿者!” (湛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