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爱心锁匠开启爱之门——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薛宣 (组图)
//www.workercn.cn2013-11-14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更多

宋薛宣和部分学雷锋志愿者在一起

   他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村,只上过三年学;怀揣15元来“闯北京”,从摆路边摊修锁做起,配钥匙、修表、理发……经济稍好些,就联合个体户成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26年来,他们的志愿服务达80余万次,为上百万人送去关爱。他就是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宋薛宣。

  “老宋人真好,服务队的同志真好!十几年了,他们总上门为我修锁、配钥匙、理发,风雨无阻,还给了我一张终身免费服务卡,有需求了,一个电话,他们二话不说,就来了!”救人英雄潘月兰谈起宋薛宣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不住口地称赞。

  “配钥匙、修表、理发、燃气维修、眼科咨询、绿色环保咨询……”宋薛宣带领的大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已走过了26个春秋,在26年里,这支志愿者服务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为正规队员36人,志愿者上万人——他们服务的对象有孤寡老人、残疾人、小学生、工人、退伍军人、农民……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服务队的身影,他们不是春风,却把温暖送进了每一个有困难之人的心里,他们不是春雨,却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滋润着每一个渴望关怀的心田。

  19岁参军入伍

  部队第一课教他学雷锋

  宋薛宣矢志不移“学雷锋”,这跟他在部队的经历有关。

  宋薛宣出生在山西稷县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19岁参军来到北京,是原北京卫戍区部队后勤处的一名普通战士。那时候的宋薛宣,刚从闭塞的农村来到绿色军营,带着新奇,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北京。

  “在部队第一场报告是关于‘学雷锋’的,那时候雷锋这个名字第一次进入了我的意识,我觉得雷锋太伟大了,就想着我也得跟雷锋学习。”宋薛宣有感触地说。

  “谁买的水壶?谁扫的地?谁把我的脏衣服洗了?谁给我换了一双新鞋?”每当听到战友带有惊喜的“抱怨”,宋薛宣心里就乐开了花,因为这些都是他做的。此后他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战友扫地,洗衣服,换水壶,常常做好事不留名,他学雷锋“越学越上瘾”,经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外面捡废铁,卖了钱后给连队买粉笔、黑板擦。很多战友都受过他的帮助,他也因此成为连队的“学雷锋标兵”。

  1983年退伍后宋薛宣回了老家——几间茅草房,未满一岁的儿子,穷到揭不开锅的窘状,让肩上担子沉重的宋薛宣,怀揣着15元钱,再次来到北京“闯天下”。

  十几年如一日

  为残疾英雄免费服务

  28年前,当年33岁的潘月兰从火车轮下救了一名4岁的女孩,从此,她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女孩逃过劫难,潘老师却高位截瘫,终日与床和轮椅为伴。

  宋薛宣是在为残疾人服务中认识潘月兰的,后来无意间听说了潘月兰的救人事迹,特别激动,经常会和服务队的人一起上门为潘月兰修锁、理发什么的,别看宋薛宣不认识多少字,但他脑子活泛,心也极细腻,他担心潘月兰平时家里燃气坏了,电器坏了等得不到及时处理,影响了日常生活,就为潘月兰制作了一张终身免费服务卡。上面有理发、美容、眼科咨询、燃气维修、修表、配钥匙等所有项目的服务人和服务电话。  

       “潘老师是我们服务队人心中一直的榜样!每当想到她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就激励我们在学雷锋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宋薛宣颇有感慨。

  在上世纪90年代,房山也有个学雷锋服务队,媒体经常报道,宋薛宣领导的大兴学雷锋服务队的成员就有些不服气了:“虽然咱们学雷锋不图别人回报,但同样是学雷锋服务队,咱们成立的时间比他们早,人数比他们多,凭什么他们那么受关注,咱们却这样默默无闻呀。”

  宋薛宣就拿潘月兰的例子来说服大家:“潘老师在最年轻最美丽的时候从铁轨上救下一个小女娃,自己高位截瘫,她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为了名为了利吗?跟潘老师救人的英雄事迹比起来,咱们这点奉献算啥。”服务队人心服口服,更多人开始主动上门为潘月兰服务。

  为帮更多人

  他成立学雷锋服务队

  刚来北京那会儿,宋薛宣在一家很小的旅馆落脚,每天5毛钱的住宿费也随着囊中日渐羞涩成为“老大难”,摆了个路边摊修锁后,已经吃不起饭,他只好去附近的饭馆要些剩菜剩饭来吃,有时候周围一些好心人也会送一些吃的给他,这段时间对宋薛宣来说是一种艰苦的磨练,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只有吃过苦的人才更懂得受苦人的心酸!”谈起那段往事,宋薛宣几度落泪。

  1987年,大兴区有个学雷锋活动,有人告诉宋薛宣,他开心地去了:普及锁知识,免费为人开锁、配钥匙,活动结束后,他就跟参加活动的人商量成立个学雷锋服务队,大家都同意,大兴区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就这样成立了。

  2004年宋薛宣把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地址放在了自己在兴政东里的房子里,走进小区,一位残疾人热心指给记者看宋薛宣自己掏钱修的残疾人通道,一些居民楼前只有台阶,宋薛宣觉得残疾人肯定会行动不便,就在值班的时间里主动修了两条无障碍通道,这一贴心举动受到残疾居民的热烈欢迎。

  走进大兴学雷锋志愿者活动中心,雷锋的画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此外,墙上一面面锦旗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最早的有上世纪90年代的,字边经受时间洗涤已经有些脱线,但锦旗传达给人的感激之情因为岁月流逝而更显深沉。每一面锦旗里都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其中一面锦旗的赠语引起了记者的好奇,这面锦旗赠于2000年,上面写着:助人为本,勇于奉献,赠有情人宋薛宣。赠送人赵广东及全家。

  原来,宋薛宣2000年参加了一个扶贫助残座谈会,在会上他了解到一名失明6年的老人只要一笔钱就可以复明,宋薛宣主动捐出这笔钱,并千万叮嘱不要让受捐人知道他的名字,但赵广东复明后,多方打听知道是宋薛宣捐的钱,非要见宋薛宣,见面后就赠送了这面锦旗。

        坚持热心公益

  做好事已经成了习惯

  除了宋薛宣本人以外,他的三弟在大兴清源社区新成立了一个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二弟在修鞋,四弟以及舅舅、表弟都在修自行车,可以说,他们全家都在学雷锋。“学雷锋是我们家一直以来最共鸣的地方,做好事会上瘾,也会内化为一种习惯,哪天要是没帮别人做点好事,就觉得今天缺了点什么,心里空得慌。”

  唐红旗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里小有名气的盲人按摩师,谈起唐红旗的加入,宋薛宣跟记者讲了一段小插曲。

  原来2003年唐红旗来北京办按摩执照,颇费了些周折,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帮了他不少忙,他慢慢了解了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是为人做好事的,很感动,就加入进来了。

  在宋薛宣和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不断播散爱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