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吉林石化:“四种精神”再哺劳模新群体
//www.workercn.cn2015-05-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喜讯频传 :

  ——3月2日,该公司炼油厂操作工李艳,被全总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和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成为本次全国同时获得此三项殊荣的十杰之一;

  ——3月5日,该公司染料厂苯酚车间化工三班班长刘玉,被中宣部授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荣列全国首批50个“学雷锋标兵”之一,也是化工战线上的唯一代表;

  ——4月底,该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孙树祯,建修公司钳工李永翔,双双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建修公司另一“金牌工人”薛兰茁,获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

  ——与此同时,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等不利因素影响,该公司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逆势飘红,成为吉林经济稳增长紧要时刻的重要基石。

  大批劳模集中涌现,与企业逆势扭亏,二者是偶然巧合,还是密切相关?

  “吉化建厂61年来,涌现出各级劳模近1000余人次,他们创造、传承、弘扬了背山精神、麻袋毛精神、矛盾乐精神、登天精神,使之成为立企之魂。在‘四种精神’浸润引领下、在一代代劳模示范带动下,广大员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一次又一次战胜了发展中的困难,这一次,也不例外。”吉林石化公司副总经理邱克说。

  孙树祯:头拱地也要背起这座山

  作为新中国化工长子,近年来,吉化面临着种种严峻挑战——化工市场长期低迷、化工行业产能过剩,在激烈竞争中,吉化虽几经调整改造,但因毕竟是60年的老企业,装置结构、产品结构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在既往改革中,公司3.4万名职工被一次性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兜底解决遗留问题、安置就业、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重大、历史包袱沉重;去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又逢国际油价“跌跌不休”,炼油业务深受影响……

  面对安全、效益等巨大压力,2013年末出任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的孙树祯,在接过帅印的那一刻,无异于接过了一座“大山”,但作为在吉化成长起来的干部,他的不二选择是:“头拱地,也要把这座山背起来!”

  “头拱地,也要把这座山背起来!”——这句话,所有吉化人耳熟能详。1948年,吉林石化公司的前身——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在一片废墟上破土动工,吉化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王亚洲,立下铿锵誓言:“就是头拱地、累弯腰,也要把厂建起来,为国争光!”1966年,化工部把吉化化肥厂年产28万吨合成氨的生产计划调整为30万吨,闻讯,许多人直摇头:“设备能力不足!”时任化肥厂厂长、全国劳动模范王芝牛,斩钉截铁:“绝不能让国家作难,就是头拱地,咱也要把30万吨这座大山背起来!”

  靠着这种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牢记责任、埋头苦干的“背山精神”,60年来,吉化沐风栉雨,屡克难关,始终是我国化工战线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步入新时期,如何让企业尽快破除重重新阻碍,实现量效齐增?在孙树祯看来,管理方式是根本,“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

  “甲甲酯价格自去年10月份持续下滑,销售公司利用库存运作市场,缩紧资源,同时利用商务部2月份组织的甲甲酯反倾销案听证会扩大影响,使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恢复……”“为规避煤炭跌价损失,两个动力厂降低煤炭冬储量7.5万吨,首次实现了冬季煤炭低库存保供……”这是3月16日吉化工作例会上的一幕。

  据了解,通过每日例会,吉化建立起价格快速反应机制,实施生产、采购、销售、仓储等各部门联动,坚持市场价格变化与生产方案调整同步,从而保证了效益最大化。比如,今年初甲甲酯市场价格掉头上涨后,吉化立即加大产量,一季度同比增产甲甲酯1258吨……

  与此同时,吉化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努力提高差别化、高端化产品比例。近年来,他们陆续对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乙烯、聚乙烯、ABS等30套重点装置实施了技术升级改造。2014年,该公司年产25万吨航空煤油加氢精制装置投产,结束了吉林省不产航空煤油的历史,使公司迅速成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的油料供应大户。也是在去年,吉化超前谋划,大力实施柴油质量升级项目建设,实现了油品升级,今年一季度,炼油高效产品比例达到49.73%,同比上升20.33%,为公司逆势飘红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吉化还大力推进产销研一体化攻关,狠抓科技创新,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坚持实施精细化管理,积极开展内部挖潜攻关,严控各项成本;深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将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比例由10%提高至70%,薪酬分配进一步向一线创效岗位倾斜……

  各项管理措施齐头并进,坚持不懈埋头苦干,今年首季,吉化698项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企业由亏转盈,4月份也继续保持盈利!

  在吉化人眼中,谦和务实的孙树祯,不愧为“背山精神”的又一杰出代表,但他本人却诚恳地说:“千斤重担大家挑,是所有干部员工共同背起了减亏这座山,今后企业能否实现持续增效,仍在于全心全意依靠全体职工!”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