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陈茫:孜孜不倦的中华文化传播者
//www.workercn.cn2015-09-1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陈茫(赵和平画)

  2015年9月2日,54岁的德国华人企业家、《欧洲新报》社长、汉堡中国文化协会名誉主席陈茫先生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多年来,陈茫全身心投入中华文化的传播工作中,从媒体出版、艺术收藏、文化活动多层次、多方面向欧洲主流社会、华人华侨群体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为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8年,陈茫赴德留学。1993年,他在汉堡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凯撒旅游。事业渐渐起步的他没有忘记海外华人传承和推广中华文化的责任。2003年,陈茫创办了德国最大的私人华文媒体《欧洲新报》。报纸以中国、欧洲时事政治、人文艺术为主载内容,以欧洲、中国的政要领袖、商界巨子、艺术大师为访谈对象,为欧洲的华人华侨提供了一份极具内涵的精神读物。

  在海外经营一份华文报刊并不轻松,但陈茫坚信,欧洲华人社会需要一份自己的报纸来维护同胞权益,向欧洲主流社会宣传和维护中国的文化与形象。因此,陈茫一做就是12年。12年来,报纸的经营从未得到过政府部门的补助和资金支持,成本完全靠自己补贴,但本着一颗爱国之心,陈茫坚持了下来。在他的努力下,《欧洲新报》成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之一。2012年始,《欧洲新报》在中欧最高级别经济盛会上,成为“中欧汉堡峰会”的官方合作媒体。

  办报之外,爱好艺术收藏的陈茫还致力于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向欧洲介绍、展示中国的文化瑰宝。2012年8月8日,《汉堡艺术与工艺美术博物馆之中国艺术珍藏品》图录隆重在德国汉堡发行。这是第一次由海外华人自己出资,与国外大型博物馆合作,整理、编撰、出版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书籍,它的出版人正是陈茫。其实,要说服德国博物馆拿出其“压箱底”的馆藏中国艺术珍品,这绝非一件易事。整整三年时间,陈茫四处奔走,终于从汉堡艺术与手工艺博物馆打开了缺口,说服了博物馆领导,编纂出版这样一部中国艺术收藏品图录。图录以大量清晰精美的图片,配以中、德、英三国语言文字的说明,向读者直观呈现博物馆150件年代不同、材质各异的中国古代艺术珍藏品,让那些堆放在德国博物馆库房里灰头土脸的中国珍宝得以再现光芒。

  2013年,陈茫赞助出版了中、德、英文的《圆明园西洋楼石雕纹饰》,向欧洲人民立体地展现了圆明园出世、蒙尘、重光的历史轨迹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及装饰艺术兼容并蓄的艺术胸怀;2014年,他更促成并赞助了汉堡“中国时代”的扛鼎之作——欧洲最大的一场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览“Secret Signs”(神秘的字符)。在此展览上,徐冰等38位著名的中国艺术家展出了他们的作品,向欧洲艺术爱好者展现作为文化根源的中国书法,以及在当今全球化局势下的中国形象。

  陈茫还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女士来德讲演,为远居海外的同胞带来一股清新的传统中华文化风潮;组织承办中国曲艺协会艺术团在法兰克福的专场演出、中国顶级中医药专家吴中朝教授汉堡养生讲座、杭州灵隐寺法师汉堡云林茶会……这些以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都深深受到广大华人华侨的喜爱和盛赞。

  中国驻德大使史明德在得知陈茫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发唁电表示悼念:陈茫先生是旅德侨界和华商界一位重要的领军人物。他将极大的精力投入到侨务工作之中,创办蜚声欧洲华人世界的《欧洲新报》,协助中国驻德使领馆积极宣传侨务政策,反映侨声,为旅德侨胞提供各种有益的资讯。为侨胞在德安居乐业提供帮助,热心于公益和慈善事业。陈茫先生在德国侨界享有很大的声誉和影响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逝世是德国侨界的重大损失。(本报柏林9月12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柴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