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寒冬里的劳模:为寒冷冬日增添一抹最亮色彩
//www.workercn.cn2016-01-2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把每一封邮件送到就很开心

  ●本报记者 尹定文

  通讯员 谢长青 文/图

  1月26日清晨6点20分,天还没有亮,全国劳模杨长庚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洗漱完后,他将两块面包和红砂块糖包好,放进背包。打开房门,寒风迎面而来,吹拂着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杨长庚哆嗦了一下,使劲地搓了搓手,向城步苗族自治县邮政局西岩支局的分发室走去。

  凌晨5点多,分发员杨昌仁已经开始陆续将信件、邮包和报刊杂志分发给四名投递员。杨长庚开始清理自己这次行程的物品,除了日常的报刊杂志之外,还有邮包82个。他先从自己的桌子里拿出要去送的重要物品:汇票、挂号信放进自己的背包,然后将邮包按照距离远近顺序抱上“慢慢游”(小三轮摩托车),并逐个地打电话通知他们在家等拿邮包。

  80多个电话打完,已经是中午。“电话如果一次打不通就打第二次,必须要保证电话打通。”杨长庚说,如今冬天还好一点,要是农忙季节,不能保证找到人,那么东西就不能准时送到,这对邮政系统的信誉影响很大。

  12点20分,杨长庚在支局食堂吃了中饭后,骑着“慢慢游”出发了。邮包几乎堆满了整个车厢,报纸摞起来高达1米左右。他先来到西岩镇第二居民委员会,送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天黑了,还在距离西岩镇18公里的杨长庚,仍有15个邮包没有送完,他必须返回了,身患癌症的妻子还在家里等着他去照顾。

  一年365天,杨长庚几乎每天的生活就是如此,时刻行走在苗岭的深处。杨长庚身患腰椎盘突出,每当他旧疾复发,都是咬着牙坚持过来了。他说:“这不算什么,只要看到每一封邮件都送到客户手上,我就开心了。”

  他像一只“绿色信鸽”,十四年如一日不知疲倦地奋飞在巍巍苗岭,茫茫竹海,为大山里的群众传递着山外各种信息。至今他的投递行程35万公里,投递报刊、邮件60多万份,从未出现积压、延误、错投、丢失等现象。

  去年以前,杨长庚负责威溪乡的邮政投递工作。这个投递片区以“高、远、险”著称,一到冬天,冰雪封山,涉险前行成为杨长庚的“家常便饭”。2005年的一天,杨长庚骑摩托车前往威溪乡送邮件,在经过墙佃村时发现路面有比较深的泥浆,他推车前行,突然发生山体滑坡,他连人带车被埋在泥浆里,当爬起来时,俨然已是个“泥人”。

  2008年1月16日,天寒地冻,杨长庚照常出发。当他背着邮包艰难攀爬到陈家坳村时,前面厚厚的冰雪将道路严严封住。可他没有放弃,在村民家中用稻草搓了几根草绳缠在鞋上防滑,继续前行。当行至山腰一斜坡时,草绳被冰茬划破,脚下一滑,他连人带邮包顺着斜坡溜出了30多米,幸好最后被一块巨石挡住,才没有滑到悬崖下,捡回一条命。全身湿透的杨长庚来到村民家里,当地村民给他生炭火,并拿出一套烘得暖和的衣服,让他热泪盈眶。

  外出送邮件,每到中午时分,当地村民想留杨长庚吃午饭,都被他委婉谢绝了。他经常会在没有村民的地方拿出所带的干粮,和着茶水对付一顿。相反的,10多年来,杨长庚先后帮助过12名困难儿童和老人。“那些都是小钱,算不得什么。”对于这些爱心行为,杨长庚认为,只要自己能帮的,就尽量帮。然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他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有3000元,妻子医药费至少要花2500元以上。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