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高凤林:大国工匠是怎样炼成的(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1-07来源: 中工网—《当代劳模》
分享到:更多

高凤林(金石开 摄)

    当好一名工人也不容易

    “老师傅说,要当一名好工人,必须要上四个台阶,首先是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要能写出来。”老师傅的一席话,让高凤林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好工人!从那以后,高凤林更加不懈努力追求在航天操作岗位上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突破,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

    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下海大潮,对青年一代的思想产生冲击,很多年轻人不安心从事本职工作,社会上对技术工人的重视也大大下降。

    当时,高凤林的思想也有过一些波动。组里的老师傅似乎看出了这一点,主动找他谈心,告诫他航天产品离不开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可当好一名工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师傅说,要当一名好工人,必须要上四个台阶,首先是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要能写出来。”老师傅的一席话,让高凤林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好工人!从那以后,他更加不懈努力追求在航天操作岗位上的发展,一次又一次突破,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

    上世纪90 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然而,焊接出的第一台大喷管X 光检测显示,焊缝有200 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

    高层质量分析会上,在众多技术专家质疑声中,高凤林大胆直言:“那是‘假裂纹’!”经过剖切试验,200 倍的显微镜显示高凤林的判断正确。第一台大喷管的“死刑”得以改判,成功送上了试车台,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由此大幅提升。

    随着承担的急活、难活越来越多,高凤林挑起了更多的重担。最难的一次,他曾连续一个月几乎没合眼,每天攻关到凌晨5 点多钟,回家稍微闭一下眼,然后洗漱,吃早饭,又回到现场,最终攻克难题;最险的一次,面对10 米开外、弄不好就可能随时爆炸的大型液氢储罐和脚底下几十米的山涧,在故障点无法观测,操作空间非常狭小的条件下,他运用高难技巧和特殊工艺,通过了被发动机总设计师称为“国际级的大考”!

    接连的成功并没有让高凤林沾沾自喜,而是愈发感到知识的可贵。前后9 年时间,高凤林在工作之余先后取得机械工艺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大专和本科文凭。

    高凤林说,“一名好的技术工人既要具备高超的技巧,专注实干,还要运用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开拓创新,追求极致。”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