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检察官徐明书: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图)
//www.workercn.cn2017-04-09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磨合到信任

  驻所检察室与看守所之间起初有过一段“磨合期”。

  “以前的检察官很少过问看守所工作,他来以后天天坐班,会不留情面地指出看守所工作哪里做的不对不好,有的民警感觉管得太多、太挑刺。”广德县看守所所长蒋兴祥说。

  2014年,徐明书在监控中发现,看守所一位民警私下带在押犯人出来散步,他第一时间向蒋兴祥反映了情况。“提出来的时候我脸上有些挂不住,查实后对涉事民警进行所内通报。”蒋兴祥说,他没想到的是,徐明书之后主动跟他一起找那位民警谈话,当时徐明书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他说,我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你现在怨我,但你如果出事,后果肯定更坏。”蒋兴祥回忆说。

  徐明书还特意与看守所民警开了座谈会,介绍检察机关与看守所虽然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都有共同的目标:确保监所安全。会上,徐明书还作出承诺,只要他在一天,就会尽全力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危险。这次开诚布公的谈心,让全所民警对检察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接触的深入,他的敬业精神彻底让民警服了。”蒋兴祥说,几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他都要到所里来跟犯人谈话,每年过年过节,也就他一个人值班,连大年三十他都自己在所里过,每天上班早,下班迟。这样敬业的人是有感染力的,让大家从心里敬佩,觉得有他在,心里踏实。

  “依法监督既是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看守所民警的保护。我们现在理解他,也感谢他。”蒋兴祥说。

  不能得罪法律

  在被监督对象眼里,徐明书是一个爱“挑刺”、爱“找茬”的人。确实,徐明书很“挑”,因为他深知,这根“刺”不拔,总有一天会被戳痛。所以即使面对的是老同事、老朋友,他也不会让步。这一点,与徐明书相识多年的柏垫司法所所长杨立斌深有体会。

  “检察科监督社区矫正,与我们工作联系十分紧密。第一次他来的时候是常规检查,要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材料,一共30多本,一本本看到下午1点多,饭都不吃。”杨立斌说,“别人都知道我们是老朋友,这样查感觉硬是找我毛病,真不是滋味。”

  这还没完,徐明书第二次来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了,直接搞突袭。“让我们打电话问矫正对象在哪,然后矫正对象必须要要用固话回拨回来,证明他们所在位置与说的一致,防止脱管漏管。”杨立斌说,打回来之后也不行,他还要去实地抽查。

  杨立斌觉得徐明书就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一气之下,打电话给检察院领导“告状”,要求渎职科来查自己是否有问题。结果第二天,杨立斌接到了徐明书的电话,详细说明了监所科的职责。

  “法律在我心中是至上的,我宁可得罪你,也不能得罪法律。”徐明书的这句话,让杨立斌触动很大。“他之后还经常来宣传警示案例,我们也意识到一旦出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

  在监所检察科工作两年多时间,徐明书承办在押人员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20件,建议采纳率100%;受理在押人员控申、申诉24件,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向看守所、司法局和各级人民法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书78件,均被依法采纳。

  但谁也没有想到,2016年8月初,徐明书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经过医院诊治后,现在家服用靶向药进行治疗。院里为徐明书募捐了两三万元钱,但由于徐明书一直拒收,后来只好直接打到他的工资卡上。

  “每月一万多元的医药费,说不差钱是假的。但是钱不能收,因为怕这辈子都回不了工作岗位了,不能欠这个情。”徐明书说,“如果天不绝我的话,我想尽快回到岗位上,减轻同事们的工作压力。”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