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设计师许艳:把书店开进村里
//www.workercn.cn2016-07-08来源: 农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农村开书店,许多人断言,许艳“脑子昏掉了”。许艳原是室内设计师,开办“扶雅书院”之前,她和丈夫曾多年从事家装行业。

  “扶雅书院”坐落于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金大田村。如今,农闲或周末,不少村民都会选择到书院读书。

  去年5月开业至今,许艳认为,盈亏相抵,收获有二:有一批具有同样情怀的书友;有一群把这里当作“据点”的孩子。

  金大田村曾是个世代农耕的小村子,前些年村民从事拆解业,留下了严重污染。2010年村里开展环境整治,仅各种垃圾就清理了500多吨。如今,改造后的金大田亭台错落,绿意盎然,吸引了一批文艺“创客”。

  某天,有人说:这里能不能开个书店?许艳几乎不假思索地回应说:“行啊,我来!”

  许艳从小就有一个开书店的梦想。除了“情怀”,她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身边不少小孩沉湎于各种屏幕,她想让幼年的儿子有一个书香环境。

  但她没有想到,村里不少人对书院指指点点,说三说四。

  “搞东搞西,净干些没用的事!城里书店都关门了,你却要开到村里来,等着积灰尘吧。”一位阿公说。

  然而,几个月后,给她“泼冷水”的这位阿公,就带着亲戚来到书院,说:“我们村都是有文化的,没事喜欢在这里喝茶看书,讲讲白搭(闲话)。”

  事实上,从开始到现在,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辩论,从来都没有在她耳边停止过。

  一个重要支持方是当地的新华书店:允许“扶雅书院”挂靠成为小分店,允许书卖出去再付书款,为“扶雅书院”装上了POS机。此外,村文化礼堂腾出180平方米的场地,免除租金;市区两级部门多次送政策优惠,帮忙出点子;新桥镇一位领导将自家几百本私人藏书搬到书院,条件是只可看、不可卖。

  一年了,这个偏僻乡野中的书院如一缕春风,不着声色,让周围悄然发生变化。

  一位红衣白裙少女安静地坐在书架边,心无旁骛,手捧一本书阅读。

  “她每个周末都来,很爱读书,据说学习成绩很好。”许艳说。

  周末是“扶雅书院”人气最旺的时候。三五成群的学生,经常上午看完,午饭后再来。

  附近中学的一个教师,开始是来看书,后来买书,再后来会自己整理书架,打扫卫生,或给读者倒水,或帮许艳看店。

  “我至今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安静地读书或帮忙,我安静地忙我的手工艺,彼此之间似乎不需更多交流,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读书人的家园。”许艳说。

  村里还有几位老人,喜欢最里面一个书架上文史类的书,还有人正在“啃”厚厚的《资治通鉴》。他们有时还做笔记。

  周边村或城里一些爱书的人,会经常过来选书。“他们是买书的主要群体,学生看多买少,不过真的没关系,他们来读书我就高兴。”许艳说,“我把这里的几千册书籍都分了类,书也会定期更新、充实,希望读者越来越多。”

  书院的文化沙龙颇受欢迎,其内容涉及亲子教育、民族历史、手机摄影、理想家园等。此外,通过石头画比赛、绘本漂流等活动,书院逐渐成为村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回望这一年,许艳觉得自己是进行了一场乡村文化实验:书在农村有没有市场?实验的结论是:“我不期望所有村民捧起书本,但至少能影响他们的后代。”(王俊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