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黄晓斌:把忠诚刻在巍峨大山
//www.workercn.cn2016-07-0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一腔热血,万亩林区的绿色人生

  老黄把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把树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他常对工区的同事说:“越是天气恶劣,越是犯罪分子盗伐木材、偷拉私运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加强巡护,决不能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所以,经常早上6点多开始巡山,下午3、4点左右回住处,每一次巡山,至少都要走上四五个小时,一、二十公里路,饿了就吃原生态“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水。有时路太远就会提前带上饭菜或干粮,直接在巡山路上吃,冬天吃冷饭菜,夏天吃馊东西那也是常事。寂寞孤独时,也会面对大山吆喝两嗓子,边巡边唱革命歌曲,用歌声激励自己,硬是把单调清苦的日子过成了神仙般的生活。单位每年会分发一套衣服、一双鞋等用品,但对于巡山“上瘾”的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最耐磨的解放鞋,每年也都要穿烂几双!这些年来,他几乎走了10次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林区,很多地方都没有路,厚厚的草丛中有可能就隐藏着一个大坑,有些地方需要抓住岩石和树枝,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很容易发生危险。2011年7月的一天,黄晓斌在巡查完牛舌窝林区准备返回工区时,不慎踩空掉到几丈深大坑下,手和脸都挂伤了,左脚也扭伤了,还被树枝拉出一条血口,躺在地上无法行走,当时忍受着钻心的疼痛,赶紧打电话向和坪村党支部陈书记求救,略懂医术的陈书记立马叫来两位村民上山,找到他进行简单包扎后,三人轮流背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他背下山,赶紧叫车送到大汾卫生院,由于当时他浑身是血,而且突发高烧,闻讯赶来的场领导决定将他转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左脚上的血口也整整缝了七针。场领导特批他在家多休息几天调养身体,可是对于早已习惯每天巡山的他又怎能闲得住呢!病情稍有好转,又回到了护林岗位。

  这些年来,也不记得在巡山路上跌倒了几次,面对每次的惊心动魄,死里逃生,他显得更加坚定,更加从容。组织上曾多次考虑给他换个岗位,但他都没有答应。他重复着枯燥乏味的工作,却从不马虎,从未懈怠。

  一片赤诚,巍峨大山的坚韧守护

  每年从初冬到来年初夏,是护林防火期,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是护林员们最紧张最劳累的季节。冬春季节,风大草枯,一根火柴就可能毁掉千万棵大树,一颗烟头就可能毁掉千顷山林,些微的风吹草动,都时时牵动着他敏感的神经。而为了护好林,甚至连续二三年没有回家过团圆年,他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自己孤独一人站在山上,望着山下的万家灯火,望着家的方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对妻子、对儿子的愧疚和想念。

  这些年来凭着一份执着,他几乎踏遍了林区的山山水水,一沟一壑。对林区的地形地貌、立地条件、林种结构、林木生长,哪块山场是国有林、哪块山场是联营林,甚至哪个季节有哪些人会经常出入等情况,都了然于心,被同事誉为五指峰林场“活字典”、“活地图”。然而这赞誉的背后,是对父母、妻子、孩子太多太多的亏欠。2013年,正值森林防火特险期,读高中的儿子出了车祸,躺在病床上,而老黄却放心不下山林,狠了狠心将照顾儿子的事托付给妻子。这本是他对儿子的内疚,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儿子却哭着对别人说:“我理解我爸,现在是防火期,那个工区只有他一个人,他走了谁看护山林,发生火灾,谁来救火。”他说,这些年来,只要一闭上眼睛想到儿子腿上车祸留下的疤痕,他的心里就愧疚不已……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这些年来,老黄默默的奉献守护着大山,不忘初心,不求名利,把自己融入大山、扎根大山,忠诚是他的信念,坚守是他的誓言。而今他的白发出来了,面目变老了,他笑着说: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守护的树木长粗了,长高了,看护的山林变密了,变绿了。保护好森林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场里的生态就会越来越好,有机会的话,我会一直工作到退休。(肖冬根  胡新华)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