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义桅:“我能为国家做什么”(图)
//www.workercn.cn2016-06-02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6年3月21日,布拉格,《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讨会在捷克众议院举行。台下的王义桅颇显兴奋,又深感荣幸。会议上,他做了题为“‘一带一路’让‘16+1’合作插上腾飞的翅膀”的报告。

    2016年2月12日,慕尼黑,第52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王义桅作为中国学者代表参加辩论,向20位各国政要赠送著作《“一带一路”:中国崛起后给世界带来什么》。

    2015年12月17日,乌镇,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分论坛上,王义桅主持并以“中欧网上丝绸之路合作”为题发言……

    从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的足迹已遍布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埃及、土耳其等地。“我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时代和国家给了我这么多机会开阔视野,扩展研究领域。”对于这些机遇,王义桅倍加珍惜,唯恐自己的学问赶不上时代的要求。

    从研究美国到研究欧洲,再到“一带一路”研究、公共外交、北约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等,王义桅始终以中国为“圆心”,勾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圈。他坦言,在国际关系研究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学问没有吃透,中国外交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还需更加明晰的学理分析。重任在肩,自己丝毫不能松懈!

    在勤奋努力中改变命运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简单而又强烈的感情支配了我的一生。”

    儿时的王义桅对知识的渴求,如同那个年代人们对食物的需求。1971年7月,王义桅出生在江西瑞昌的小山村里。喂猪、放牛、砍柴、挑水,是孩提时代王义桅的课余“作业”。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由于父母都是教师,读书的机会比山里的其他孩子要多些。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王义桅坚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看电视、看新闻成为王义桅日常生活中唯一的娱乐活动。“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坚持看《新闻联播》。”慢慢地,王义桅发现自己对节目中后半部分播报的国际新闻尤感兴趣。

    不过,高中文理分科时,王义桅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理科。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粮食、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王义桅希望通过学习理科,探索自然的奥秘,获悉生命的原理,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经历了一次高考失利后,王义桅终被华东化工学院即现在的华东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录取。当时的华东化工学院正在搞综合试点工作,即在理工科院校推广文科教育,打通文理界限。这种教学方式深深吸引了王义桅,本就对文科有兴趣的他在大学里如鱼得水。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国际形势云谲波诡、错综复杂。思索未来之路,探究其中因由,让一直对国际问题充满兴趣的王义桅作出大胆的决定——投考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研究生。准备考研期间,他翻阅了政治系的几近所有藏书。不过,由于《政治学原理》一门未能通过,他无奈落榜。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动力部工作。

    在天津工作的两年,王义桅白天上班,做好本职工作;晚上偷偷看书,准备继续考研。因与公司签订了八年合同,考研不被允许,他笑言自己像是打了一场“地道战”。靠着勤奋努力,王义桅终被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录取,完成了硕士和博士学业。

    从山村到城市,从理工到文科,王义桅的人生轨迹不断发生着变化。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