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罗晓慧:人事主管的特殊人事(图)
//www.workercn.cn2016-05-2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皖北煤电蹲点记②人事主管的特殊人事

  罗晓慧(中)在为职工们讲解转岗分流政策。陈斯斯 摄

  在皖北煤电祁东矿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多年的罗晓慧,现在有了一个新头衔——转岗再就业中心主任。

  “这可不是一顶容易戴的帽子!”身处特殊时期,罗晓慧尚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前景如何,不过,眼下她必须将这顶帽子戴下去。

  “上下都有压力,这里是漩涡”

  2016年3月,祁东矿的转岗再就业中心成立。罗晓慧虽是中心主任,但却没有兵,整个中心实际只有她一个人。

  去年12月16日,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印发《员工转岗分流暂行办法》。13天后,祁东矿根据集团公司的文件也拟定了自己的转岗分流办法。按照计划,祁东矿要转岗分流约2000人。到了今年3月,祁东矿感受到了加快转岗分流进度的压力,重新印发了一个“加强版”的办法。

  罗晓慧的办公室随着这份新文件的出台而设立。她的主要工作是统计转岗分流的进度,负责为每一个来咨询的职工进行政策解读,同时为矿上职工提供各种可靠的招聘信息。

  办公桌上堆放的表格越来越高,罗晓慧的心情越来越复杂。工作的进度越来越快了,但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熟悉的同事要离开煤矿。

  这个办公室刚设立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职工前来咨询。有些是因为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文件上的政策;有些则是觉得“必须当面问一问才放心”;也有少数职工过来时带着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在矿上人缘很好的罗晓慧更会小心翼翼地对待。

  “上面和下面都有压力!”身处决策层和普通职工之间,罗晓慧所在的部门成为“漩涡的中心”。

  罗晓慧每天都会收集各种招聘信息。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企业内网,以及在职工食堂贴小广告等不同方式,她尽最大努力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每一名职工。

  目送一个又一个同事离开

  “去产能大背景下,煤炭职工转岗分流势在必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汪永茂一直在煤炭系统工作,他说,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经过测算发现,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要发展,必须得‘瘦身’。”

  皖北煤电2016年的总体减员计划为1.3万余人。截至4月底,已有近万人通过各种方式离开了集团公司。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地面”和机关人员。

  罗晓慧说,祁东矿后勤保障部原有“正式工”163人,不在编的“家属工”70多人。减员后,这个部门现在只有90多人。眼下,还有员工在陆续离职中。

  减员带来的变化很大。以前一个女工浴池4个人值班,现在只剩下了1个;以前祁东矿有40个保洁员,现在只有7个。

  后勤保障部支部书记葛言善告诉记者,减员在总体上是成功的,并没有明显影响后勤服务的质量。

  作为转岗再就业中心的主任,目送一个又一个同事离开,罗晓慧心境复杂:“很多同事都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了,感情是割不断的。 每当听到有人找到好的工作了,或者去哪儿创业了,我都非常开心。”

  “后面的任务可能更加艰巨”

  这次转岗分流,矿井一线职工、骨干职工有的也离职了。

  祁东矿一名30多岁的采煤技术员,因为孩子小,房贷多,生活压力较大而突然离职,前往山西一个开煤矿的亲戚处就职,“每月能开工资上万元”。部门领导做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也没能让这名技术员留下来。

  这名骨干职工的离职给祁东矿的触动很大。对矿上来说,要想维持一定的正常生产,一线人员决不能流失。

  祁东矿随即紧急“扎死”了一线人员转岗分流的口子。人事部门开始研究如何合理增加一线人员的工资。与此同时,集团公司也在制定留住拔尖人才的系列计划。

  罗晓慧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了。

  为了帮助那些离开煤矿却一时未能找到好去处、家庭困难的职工,祁东矿设立了一个互助帮扶基金。18名科(区)长以上级别的干部主动为基金捐钱。罗晓慧则负责将有限的帮扶基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职工身上。40多名困难职工收到了帮扶基金发放的米、面和油。

  下一步,祁东矿准备将一些部门进行整合,以便精简出更多的富余人员。

  “愿意走的、能走的都走了。后面的转岗分流,任务可能更加艰巨。”罗晓慧说。(中工网记者 陈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