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隧道机修工匠邱钦文
//www.workercn.cn2016-04-1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隧道机修工匠

记中铁隧道集团蒙华铁路3标一工区机修队长邱钦文

    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施工一线;他,上过青藏高原,曾获得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并被温家宝总理接见;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平凡的工作干成了不平凡,用一言一行演绎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匠内涵。

    他就是中铁隧道集团蒙华铁路3标一工区机修队长邱钦文,同志们都称他机修工匠“老邱”。

    乐观

    1984年,26岁的邱钦文从部队退伍,带着青春的梦想和激情来到中铁隧道集团,成为了一名隧道工人。弹指一挥间,今年58岁的他,已经在隧道工人的岗位上工作了32年。他先后在福州金鸡山隧道、朔黄线、株六复线、渝怀铁路、青藏铁路、太中银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蒙华铁路等国家重点铁路项目上,从事隧道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在从事机修工作的32年里,他的称呼从“小邱”变成了“老邱”,他的容颜从翩翩少年变成了中年大叔。在他那张古铜色的脸上,彰显着保养设备用的机油颜色。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和他开玩笑时说:“邱师傅,您的脸上已经有了职业的颜色。”他也开玩笑说:“小王,其实我原本长的并不黑,现在的这张脸,是我上高原、进隧道、历经风吹日晒、日积月累的效果,而且这才是隧道工人应有的颜色。”小伙子被他逗笑了,说:“邱师傅,照您这么说,我30年后也应该有您这种颜色啊?”他乐观的说:“差不多,差不多……。”这就是现在的老邱,一个愿意在工作中寻找快乐的、生活上简简单单的隧道工人。

    这些年来,他有过快乐、有过煎熬,有过压力、也有过辛酸,他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说:“只有尝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经历过汗水与泪水,人才会有所成长。”

    痛苦

    对于老邱来说,建设青藏铁路是他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经历。老邱说,自己非常喜欢歌星韩红,是因为她唱了一首《天路》,每次听到那首《天路》时,老邱都会想起自己参与建设青藏铁路的那段日子,那是他一生难忘的岁月。

    2003年7月份,老邱被调到青藏铁路担任路基队队长,老邱当时特别高兴,想着既能换个工作环境,又能欣赏高原风光,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可是刚到海拔4600米的工地,老邱就被高原气候给了一个下马威,因为还没开始干活,他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胸闷、气短、头疼、心慌,而且最主要的是头疼得厉害,瞬间就失去了战斗力。同事和工友们赶紧给他拿来氧气瓶吸氧气,拿来药物和红景天饮料等等,忙活了好一阵才让老邱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老邱事后回忆说:“当时自己的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了,想着工作还没开始干就这样了,要是开始干工作是不是怎么活着都成问题了,要不回去吧!可是心里还想着,来都来了,总不能当逃兵吧,还没开始战斗就投降了,那也不是我老邱的性格。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虽然心里没底,但还是下定决心,硬着头皮去干。”于是,老邱留了下来。

    当老邱真正开始工作后,他才知道,他所要负责的那段3.7公里的路基施工已经因为地质原因被判了“死刑”。众所周知,当年建设青藏铁路时,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冻土,国内外专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才最终解决,实现青藏铁路的通车,但是老邱当时负责那段路基,不仅是要建在冻土上,而且是要建在冻土中的淤泥上,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形成的淤泥上建路基,是一种什么样状况,老邱说:“给那段路基判了‘死刑’一点都不为过,不仅是‘死刑’,还是‘立即执行’。”因为当老邱去时,现场已经停工了。面对这样的难题,质朴的老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带着工人一点一点清理淤泥,之后垫上片石,最深的地方要清30米左右,工作量很大,效率也很低,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方案之前,老邱就用这种最简单、最直接或者说最笨的办法来做。

    老邱常说:“建设青藏铁路的过程,真是一段既难受又难忘的经历,忘不了强紫外线下皮肤被晒到脱皮的疼痛,忘不了鸡蛋大小的冰雹砸到身上的疼痛,忘不了因缺氧半夜醒来时的辗转难眠,忘不了喝着从未烧开的水、吃着从未煮熟的饭那种无奈……”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