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GPS“幕”后的安全眼(图)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4小时盯着上路车辆,24小时手机开机

GPS“幕”后的安全眼

  安全监控人员必须24小时全程GPS监控客运车辆正常行驶。翟恪乾 摄

  “早上6点,司机喻冰驾驶发往郑州的豫PA321,顺利出站……”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六,天还没亮。36岁的翟恪乾披着深蓝色棉大衣工作服,已经坐在电脑前。按照调度室的车辆营运表,他在电脑屏幕上点击、查看车辆的行驶状况,并填写当天的运营记录登记本。

  长途汽车站里除了被大家熟知的司机、售票员等工作人员,还有像翟恪乾这样负责24小时全程GPS监控客运车辆正常行驶,协调司机、调度,并处理事故的“幕后”安全监控人员。

  春运期间,“工作强度是平时的几十倍”

  由于正月初七是节后第1天上班,且民间有“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已在河南省周运集团项城公司安全监控中心工作3年多的翟恪乾,根据过往春运的职业经验判断:“初六这天必定是发送旅客的高峰。”

  果不其然,同2015年日均发送旅客850人次相比,2月13日这一天发送旅客的数量,达到了5000余人次。

  在项城这个121万人口的河南中部小城的市区汽车站内,长、短途汽车约100辆。2月13日的调度数据显示,当天站内车辆几乎全部营运,“这种工作强度是平时的几十倍。”

  翟恪乾所在的安全监控中心,共有4名工作人员。作为“管理人员”,翟恪乾手机必须每天24小时开机,保证车辆在途有任何情况,能够立即沟通,春运期间必须早上6点到公司“签到”。

  翟恪乾们在监控的同时,会不定时给车上的双班司机发送“温馨提示”。一旦发现有司机违反交规,他们会立即电话沟通加以制止。

  13日下午两点前后,翟恪乾监控到一辆载有49名乘客早晨7点半出发前往上海的客车,才行驶到安徽省界首境内,“6个多小时仅仅走了200多公里。”

  翟恪乾立即与司机取得联系,得知是“返程高峰拥堵”。于是,翟恪乾一直关注着这辆客车,并及时短信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减速、谨慎慢行”。

  “黑匣子”盯着每一辆“不定时炸弹”

  14日早上6点,翟恪乾到监控中心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点开GPS,查询前一天发往上海车辆的行驶状况,“糟糕,还在上海!”

  按正常行驶情况,当时这辆车应该已经抵达项城,在例行检查后,于7点30分载满乘客后再次出发。

  6点10分,翟恪乾联系还在上海的司机,把情况通知车站,让其及时调整班次。

  最终,7时30分,调度室把一辆发往沈阳但14日没有营运的车辆调来“支援”,保证了51名乘客的顺利出行。

  除此之外,翟恪乾们的监控工作还能在出现意外交通事故时,作为“幕后”的重要证据。

  2015年8月9日,车站司机杨书军驾驶着车牌号为豫P2C620的客车,前往安徽阜阳。

  傍晚19时40分,行驶至阜阳市阜太路时,阜阳人翟士峰驾驶电动三轮车沿阜太路由北向南逆向行驶,当行驶至闻集镇北侧路段时,与相对方向杨书军驾驶的客车相撞,两车损坏,翟士峰当场死亡。

  当天晚上事故发生时,正在监控中心值班的翟恪乾听到GPS报警,立即调出监控录像,看到杨书军驾驶的车辆正常行驶,而翟士峰属于双车道上逆向行驶。

  随后,翟恪乾把监控录像的内存卡交给处理事故的阜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就是凭借这段视频,在车已经被撞得面目全非时,警察判断是翟士峰逆向行驶,最终认定翟士峰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翟恪乾把安全监控形象地比喻为长途大巴的“黑匣子”,“在‘幕后’默默地记录着每一辆车的行驶状况。”

  翟恪乾说,他每一天的工作都如履薄冰,因为在途的每一辆客车都好像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而他能做的只有死死地‘盯’着,把风险降至最低。”(中工网记者 李丹青)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