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江风益:“发光”自己 照亮世界(图)
//www.workercn.cn2016-02-01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江风益在实验室中。 南昌大学供图

  作为共产党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和人民多做点有益的事

  江风益出生于江西余干县一个农民家庭,从吉林大学本科毕业后,热爱家乡的他放弃了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当时的江西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前身)任教。1987年,他前往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读博或留在研究所工作,仍然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家乡。

  在红色土地上出生、成长的江风益血脉里也流淌着红色基因,父母都是共产党员,他也成长为一名党员。江风益说,红色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相通之处,他在科研工作上的成功也源于红色精神的激励。

  “我曾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深入了解和学习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与科学精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科研之路不是平坦的康庄大道,必须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从事科研工作必须勇于创新,因而必须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科研的成功不能依靠一个人,而要依靠整个团队,因而必须依靠群众,最后勇于胜利。” 江风益说。

  科研的道路充满艰难险阻,而江风益却甘之如饴,一往无前。江风益说,“我是农家子弟,家境贫寒,在党和人民的帮助下我才上了大学。没有党的教育,没有党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为党和人民多做点有益的事。”

  作为教师:希望做一个“发光的材料” 照亮学术道路上的后来人

  从1984年开始,江风益从教研室的助教成长为教授,如今也是带领5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一同奋斗的博士生导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江风益在科研上对他们严要求、严把关,而在生活上对他们关怀备至,爱护有加。

  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江风益总会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带领学生举行科研讨论会,给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在争取到课题后,江风益总是都分给年轻教师,让他们当课题组组长,练胆子,长经验;发表论文时,江风益也总是将学生的名字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

  希望通过科研为世界带来光明,江风益也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发光的材料”照亮科研道路上的后来人。江风益说,看到自己的学生取得成绩,比自己取得成绩还要高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科研事业后继有人。

  江风益也常常给学生和其他年轻科技人员许多告诫。“创新的机会有很多,但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好好珍惜大学校园的生活,努力掌握好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好动手能力,为将来进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为科技引领时代发展贡献力量。”(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美辰)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