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李英桃:见证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中国拓荒之路(图)
//www.workercn.cn2015-07-08来源: 中国妇女报
分享到:更多

  顺利“开课”

  随着研究的深入,开课的事儿自然而然就提上了日程。2006年,我向北外教务处提交了开设全校通选课“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的申请,教务处很支持,不仅批准了课程,还将该课程立为北外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开课本身就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正好赶上《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出版,配合起来,课程准备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我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备课也格外用心。但在第一轮授课时,我还是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比如说,为了讲解“社会性别”概念,我选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著作《三种原始社会的性别和气质》当作阅读材料。可是,有学生就是不买账,非说作者70多年前对太平洋岛屿上几个小部落的调查不能解释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当夜我根本睡不着觉,于是又急忙爬起来完善课件。在第二周的课程中,我用更细致的讲解终于让学生明白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关系。类似的小插曲还有不少。

  我发现,学生们选修这门课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对课程有兴趣,希望了解女性主义。学生们还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希望为社会做些什么的迫切愿望和不知道能做什么、怎么做的急切心情。

  古人说“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切切实实地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学生的支持、信任和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热情与认真,让我感动不已。看着他们的各种反馈意见,我再三告诫自己:一定要把学问做好,把课程教好,以研究促教学,不辜负学生的信任和学校的支持。经过两轮讲授,“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课程逐渐成熟起来,我所承担的校级教改项目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

  创建“中心”

  说起来挺自豪的,在进行学术研究、课程建设的同时,我还和同事们创建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于2006年12月,主任是北外当时的副校长金莉教授,我担任常务副主任。这是国内第一个从性别视角研究全球问题的高校研究中心,对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的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我觉得,北外性别中心的成立,既是学术发展、学者合作的必然结果,也是一种运气和缘分。

  2006年的某一天,记不准具体日期了,我在北外英语学院复印室偶然碰到了也去复印材料的金莉老师。当时,我俩闲谈起来,都觉得应该建一个妇女研究中心,把有兴趣的老师组织起来,一起做些事情。说做就做,我俩开始分头调研,征求了北外各系从事与妇女、性别有关研究老师的意见,竟然聚集起一支大约20个人的学术团队。

  集团军的力量要比单兵作战大得多。中心成立以来,在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平等观念倡导、国内外交流合作、服务首都妇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比如说,中心分别于2012年、2013年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光荣称号;在第三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由中心成员合作完成的专著《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获得优秀著作类一等奖,《世界城市妇女发展状况比较研究: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获得三等奖。

  如果说,西方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是通过社会性别视角,来重新审视由男性主导的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积极推动女性参与国际事务,发现被忽略的女性声音和女性角色,中国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就是在向国内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在其中加入了中国视角和中国妇女的日常生活,使中国妇女的经验得以呈现出来。这一工作,无论是对世界的还是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都非常重要。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它的意义会进一步凸现出来。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眨眼的功夫,北京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到现在都整整20年了。在这20年里,我有幸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