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只进不退的盾构人顾建江
//www.workercn.cn2015-06-1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方”“圆”智慧

  “方圆”通常被中国人理解为处世的智慧,而在“盾构人”看来,方圆之间的变化则体现着上海隧道以创新精神不断刷新对新工艺的创制,地质条件的掌握、环境保护的苛求和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

  那么,盾构可以是方形吗?

  顾建江介绍:“上海隧道从90年代便开始论证矩形盾构是否可行,以前,是由于材料和科技的限制,我们只能造圆形的。现在,我们又回到了方形,因为方形对空间的利用最好。”矩形盾构成为上海隧道的首创,在国内外均无先例。

  现在,顾建江作为总设计师建造的矩形盾构将会在宁波地铁三号线建设中应用,20多年的设想不久将会变成现实,也是中国第一次使用矩形盾构施工的成功案例。

  2014年4月,由上海隧道自主研发完成的世界最大断面的矩形顶管隧道掘进机在郑州中州大道下穿隧道项目顺利完成掘进,实现了全国首次长距离、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施工。

  中州大道在城市中的地位相当于横贯申城的黄浦江,中州大道隧道工程是郑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的纵轴线,需穿越郑州最繁华的CBD区域,如何将施工影响控制到最小是施工方需解决的难题。

  为此,上海隧道针对该工程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了10.4m(宽)×7.5m(高)的世界最大矩形顶管机,在不封闭交通,不搬迁地下管线,不破坏街景的前提下,完成了全国首次110米长距离矩形顶管穿越,并将地面沉降控制在3cm内,为同类施工创下了优秀范本。

  走出国门

  上海隧道从1997年开始走出国门,不断承接了新加坡、印度等地的隧道建设项目。2011年,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上海隧道在采用英国BS标准设计制造的首台国产复合型铰接式土压平衡盾构国际竞标中,打败了日本、德国的老牌盾构机械制造商,成功出口到新加坡,首次实现了国产盾构装备批量出口海外的杰出业绩。

  新加坡是对一个对施工标准和安全都有超高标准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拿到新加坡的订单,是上海隧道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对其服务和技术的肯定。

  顾建江介绍:“我们根据当地的施工作业标准,创新地在盾构设备中安装了空调,使得工人在地下深处也可以常温下工作; 反过来也促使我们在国内的设备遵循同样的标准,注重工人的工作环境。”

  机械制造公司负责人表示:“外界总是误以为我们是因为价格因素战胜其他竞争者,事实远非如此。我们在工程上运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而其他竞争对手则无法解决客户的需求,因此,是我们对施工技术的创新让我们拿到了新加坡的订单。”

  此后,上海隧道的盾构先后应用到中国香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率先实现国产盾构批量出口,为全球各地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回顾从遭遇垄断到如今出口国外的成就,顾建江感叹:“上海隧道的盾构有今天的成就,我们必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这一代的成功少不了老一辈盾构人辛勤的付出,老一辈盾构人面临的环境比我们更加艰苦,他们的时间和技术的积累,让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对于盾构行业的创新,顾建江幽默地解释:“我们思想必须在最最解放,最最自由的状态才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我们鼓励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尽管条条大路都是通的,我们也不会断然认为坐直升飞机到人民广场的想法是错的,我们尊重年轻盾构人的个性和创新,只要能自圆其说。”

  创新,不止于上海隧道内部,更在于引领中国的盾构行业的技术发展!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