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王金福:NO.1项目的“救火队员”
//www.workercn.cn2015-06-03来源: 辽宁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他是企业的金字招牌,用户慕其大名找上门来让他设计翻车机。

  他所设计的大型翻车机整机及系统产品,服务于环渤海三大煤码头和世界知名矿山。

  他凭着独有的授权专利技术,为企业带来10多亿元的订货合同,助推企业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抢占先机。

  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连重工)装卸事业部散料装卸机械设计院总设计师王金福。

  NO.1项目的“救火队员”

  4月7日,由大连重工为澳大利亚罗伊山铁矿项目制造的双车翻车机和9台大型散料装卸设备全部提前成功交货,受到了对方企业的高度赞誉,他们在感谢信中提到了一个人——王金福。

  2014年年初,负责创新型、研发型工作的王金福以“救火队员”的身份,接手了一个常规性产品设计任务,就是出口澳大利亚的罗伊山铁矿项目双车翻车机。

  项目是3年前洽谈的,项目启动时,王金福正在忙活翻车机总包项目,便把设计任务交给了科里的其他同事。罗伊山铁矿项目除这台双翻外,还有9台堆、取料机和装船机等大型散料装卸设备,所执行的是世界顶级的澳大利亚设计标准,是大连重工迄今为止所承揽的难度最大的项目,被列为公司“一号工程”。

  2014年5月,公司领导收到一封信,是西班牙设计公司审查监理写的。信里说,他们在审查时发现设计有问题,感到不托底,对能否完成产品的制造任务十分焦虑,要求公司领导派王金福接手设计工作。

  原来,在项目前期王金福两次受公司领导指派参加了同外方及第三方审查人员的讨论,在遇到中外双方均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他所提出的方法十分巧妙,给外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再次遇到难题时,外方在信里强调:“NO.1的项目必须用NO.1的技术人员,王金福就是NO.1的技术人员,他必须上罗伊山项目。 ”

  王金福接手罗伊山铁矿项目双翻的设计工作,当时,距离交货期仅剩8个月。工期紧迫,王金福全力以赴投入到设计修改中,对翻车机五大关键部件的四个进行了颠覆性的整改,挽救了项目。

  由于沟通方面的原因,罗伊山铁矿项目的总承包方在土建施工和设计衔接上出现失误,导致设备载荷与已经完工的土建不匹配,土建施工投资巨大,不可能推倒重来,王金福创新性地运用标准,合理调整了结构重量,不仅解决了设备重量大幅增加引起的土建载荷问题,还解决了产品疲劳寿命问题。

  “救火队员”的身份再次彰显了王金福的深厚功底和强大实力,设计修改提交后,外方连夜发来感谢信,说王金福计算准确,处理得当,感谢他在关键时刻挽救了项目。

  煤港“龙头”的设计师

  秦皇岛港,因为西煤东迁、北煤南运,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在这里,数以百计的大型装备日夜不停地工作着,用来翻卸火车煤厢的翻车机因其首道工序被称为“龙头”,王金福就是“龙头”的设计师。

  2004年冬,秦皇岛煤港一期的单车翻车机改造到了关键节点。当时,国内生产的翻车机功能单一,只能翻卸通用型敞车,王金福设计的新车型可翻卸通用、专用两种敞车,是国内首创。为了确保成功,他天天和工人一起摸爬滚打。

  经过4个月的艰苦“鏖战”,两台单车翻车机改造完成,所采用的创新技术被大量应用到各类翻车机上,辐射了全国。王金福一战成名。

  秦皇岛煤港从二期开始所上的双车、三车翻车机虽然也是大连重工生产制造的,但都是与外国大公司合作,大连重工不过是个“打洋工”的。在改造现场,有人问王金福,“王工,什么时候咱们也能干出自己的双翻、三翻? ”王金福坚定地回答:会有那么一天。

  2006年,秦皇岛煤港三期由外方设计的两套“O”型三翻机因为主体钢结构开焊裂纹,大修改造势在必行。秦港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大连重工。

  经过10个月的攻关。王金福拿出了两套改造方案,一套是在国外设备的基础上改进,另一套是完全由他本人设计开发的新型三车翻车机。

  大连重工决定采用第二套,但用户却态度不一:有赞成,也有反对。赞成方认为大连重工制造实力雄厚,反对方认为一旦失败,影响国家电煤抢运。僵持之际,王金福来了。在秦皇岛港六公司的会议室里,王金福图文并茂地讲解了国外技术存在的致命缺陷,自己又是如何运用新办法从总体到局部改进设备受力,从而提升设备可靠性和产品使用寿命,如何做到工艺可靠、维护便利,使产品达到并保持优越性能的。王金福的设计理念和高水平讲解打动了秦港领导和技术专家,他们一致决定按王金福的设计干。

  大会战开始了,王金福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从早到晚盯在现场。三车翻车机要重载试车了,翻车机抓起3节车厢,扬起了优美的弧度,完成了卸煤动作。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一体式三车翻车机成功了,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这是又一个世界第一——“三箱形梁两箱形端环一体式O型三车翻车机”。王金福申报了整机技术专利,后续为企业带来了近8亿元的合同。 (上篇)□韩 龙/周巧云/本报记者/葛传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