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李绍毅:在司空见惯中摄取美 才是高手
//www.workercn.cn2015-10-23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绍毅。(省文化馆供图)

  李绍毅作品。

  10月17日,本报与四川省文化馆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二期“巴蜀文艺讲堂”如约举行。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四川传媒学院教授李绍毅以“摄影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审美”为题,带领听众领略了摄影之美。

  李绍毅擅长纪实摄影,曾两次荣获四川巴蜀文艺奖,被评选为全省“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其代表作《过客》曾获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金奖。在本次讲座中,李绍毅从读图的方法及纪实摄影的拍摄理念等方面,向听众传达了自己对于摄影的审美认识。

  【实录】

  三种“读图法”教你欣赏照片

  摄影走到今天,技术、技巧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观念和意识。

  这几十年的摄影经验给我的感受,首先是在审美上,摄影是发现美的一个审美活动。在摄影家协会工作这么多年,感觉广大摄影爱好者审美眼光不宽泛,很狭窄。当然可以理解,大家是业余爱好(者),只知道摄影美学当中只有华美、漂亮和好看才叫“美”。其实美学也是多元的。美学中除了华美,还有壮美、凄美、苍凉美、悲壮美,甚至病态都是一种美。

  首先,在美学上要拓展眼光、放开眼光,不要唯一。不少人摄影选天气,今天天气不好不拍片、不出门。天气不好一样地能够拍出美的东西。风景摄影要创新和突破,就不能够选唯一的天气。当然要进入美学的更新层面,就要耐得住寂寞、承受得住孤独。因为大家都喜欢华美,而你要拍凄美、苍凉美,可能喜欢你作品的人就不多。为什么?因为现实太沉重,所以我们不愿意回望现实。

  现在会拍片的人很多,但是能读片、欣赏片的人还不多。读图很简单,我告诉大家三种方法:第一,读作品的内容。照这张相片、按这个快门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想告诉观者什么。结合照片的信息量来读、来看。第二,读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形式就是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摄影语言来进行表达。这里面包括技术技巧,包括光和影、点线面、色彩、影调、构图,这就称为摄影语言。第三,读作品背后的作者。你能够了解作者那就更好,如果不了解作者,你就要动脑筋,这个人为什么要拍这样的内容、题材?

  其实,生活中无处不是美,你能够在司空见惯中摄取美,你才是高手。

  纪实摄影是朴实的审美表达

  什么是纪实摄影?是关注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文关怀为主题,以抓拍为目的。

  纪实摄影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史料和文献。通过大量记录你所在的时代、百姓的生活,到若干年以后为历史留下珍贵的影视资料,方便后来人来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二是批判性。在你所处的时代,用你的作品引起注意,改变命运。纪实摄影就以真实为基础,以抓拍为手段。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你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你就用什么样的色彩,什么样的影调去表达。

  以前拍纪实摄影的人不多,这几年开始多了,但找不到方向。纪实摄影要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拍,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拍。它不要华丽的表现形式,就要朴实的记录方法就够了。也不是说技术技巧不重要,如果你没有技术技巧,掌握不好摄影的语言,你有感觉有意识,你的感受也表达不出来,表达不精彩,表达不准确,所以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要相吻合。

  纪实摄影的审美,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审美,悲剧的美。

  什么是好作品?衡量一幅作品或者一组作品它的好坏,需要做几个判断:如果你的作品一看就使人能够发笑,就是好作品;看了就想哭的作品也是好作品;而最好的作品,是要能引起你的联想,引起你的思考,在你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最好的作品,不是一眼就读懂的作品。(本报记者 李思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