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徐光耀:“嘎子”救过我的命(图)
//www.workercn.cn2015-10-15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他的作品像他的名字一样,在群星闪耀的文坛熠熠生辉;他塑造的“小兵张嘎”在中国文学史数不胜数的人物群像中无可替代。

    他就是徐光耀。

  一个13岁参加八路军,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九旬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平原烈火》和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迄今风行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他2000年出版的《昨夜西风凋碧树》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如今,徐光耀千万字日记陆续出版。这里有生活的原色,更是时代的切片。

  作家闻章是徐光耀日记整理者之一。他说,徐光耀的日记所呈现的原生态的、活生生的内容,可以拍无数电视剧。他的日记把自己的弱点,包括固执狭隘等等全部暴露。但是,闻章说:“这是他超越个人的无私奉献。他在我眼里的形象更高大了。”

  战 斗

  徐光耀是在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

  1942年“五一大扫荡”的时候,徐光耀正在冀中一支县游击队里工作,活动在石德路南的宁晋一带。那时环境的残酷自不待说,敌我两方的每一举动,不仅与游击队活动的成败相关,也直接与个人的生死相关。

  敌人用点线织成了网,哪一据点增加了兵力,都立刻构成对你的直接威胁。战斗很频繁,过几天总要打一仗,有时一天打三仗,还常常被敌人四面八方包围起来。只要有战斗,上至大队长,下至炊事员,不管你有枪无枪,都得参加冲锋或是突围。

    徐光耀那时18岁,家信还写不大通,当然没有想到这些都是小说“材料”,但那时所见的每一种现象、每一个人物,那一脚一步、一举一动,却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记得有时在地洞里,大家闲谈,常常会说:“抗战胜利以后,再想想今天的斗争,不定多么有意思哩!”有时也偶尔想到如果有人把这些编成书,实在太好了,也太应该了。然而,这在当时仅是一种渺茫而遥远的希望,偶尔一闪罢了。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冀中发起过一个“抗战八年写作运动”,号召每一个识字的人,都来写写自己在八年抗战中最令人感动的事迹。

    徐光耀为这运动所鼓舞,也写了两篇类似报告的东西。其中一篇是《斗争中成长壮大》,写一支游击队在“大扫荡”中,如何由失败、退却经过整顿和斗争又成长起来走向胜利。他开始写时就毫无信心,写成发出去后,也就没了消息。

    1947年,徐光耀得到机会到华北联大文学系去学习了八个月。这一次学习对他来说很有意义,就在那时候他才稍稍知道些所谓的“创作”,才知道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应该主要是人物,获得了一些文学上的基础知识。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模模糊糊觉得:表现“五一大扫荡”那段斗争的责任,自己也应该担负一下,不一定非指望别人。

    1948年,徐光耀又回到了部队,随后参加了绥远战役、平津张战役、太原战役,全国展开胜利大进军,华北也全部解放。形势给徐光耀带来更大的鼓舞,新涌现的战斗英雄的故事也不断传来。这时候,他情绪上、认识上忽然有个变化,给思路打开了一道缺口。

    徐光耀开始不断反思:为什么在自己过去的作品中,从来没有解答过“解放军为什么打胜仗?为什么能在残酷环境中由小到大并完全战胜了优势的敌人?”等问题,他开始尝试解决为什么只看见“落后”面,看不见光明面,只懂得写转变,不懂得写英雄的问题。这一要求,对徐光耀将来的写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1950年,徐光耀用了40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作品一炮打响,他把成功的经验概括为——

    “第一,生活有积累,八年抗战我在一线;第二,有基础,我编故事的能力比较强;第三,抗日材料很丰富。《平原烈火》里70%是真人真事,30%是虚构,用文学语言比较好表现出来,所以写得比较快,不用多大力气加工。”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