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90后”李滨声简单几笔勾勒人生见闻
//www.workercn.cn2015-06-14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李滨声

李滨声自画像

  6月2日,漫画大师李滨声迎来90岁生日。这位中国漫画最高奖项“金猴奖”的获得者,依旧像年轻人一样活跃在漫画、国画、京剧圈。近日,“追寻北京的记忆”李滨声绘画作品展在京展出,展览呈现了李滨声几十年间创作的近400幅北京风情绘画作品,内容涉及老北京建筑、民俗、民国文化大家的北京生活图记和京剧淡彩作品。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90后”李滨声自谦步入“反思期”,他称,“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就是看见别人缺点,最难的则是看见自己的缺点”。

  ◎追忆过往

  深受叶浅予漫画影响

  李滨声从小喜欢写写画画,至今依旧有这习惯。没有外出活动的时候,他每天六点即起,简单的晨练过后,就开始忙活了,“练毛笔字、背千家诗、写戏文、画点漫画”。

  李滨声告诉记者,其最早接触的漫画家是叶浅予,“他是漫画界真正的泰斗,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看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他的作品启蒙了我”。让李老没想到的是,20岁时竟然有机会见到叶浅予本人。

  抗日胜利后,李滨声来京上大学。当时叶浅予是北京艺专(如今的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系主任,仰慕叶浅予已久的李滨声找个时间登门拜访。有心的李滨声除了带上叶浅予那本知名的《王先生与小陈》外,还带了由该漫画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中一位演员的签名照片,“用它俩作为我的介绍信,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漫画界的名人”。

  李滨声漫画所注重的写实性是受叶浅予的影响。“叶先生说,达到神形兼备很难,但起码得形象像,画漫画不是给自己欣赏,而是要让群众喜欢”。几十年过去了,李滨声对此深以为然。

  曾参与天安门毛主席画像工作

  李滨声成名很早。1949年,才24岁的他就参与天安门上毛主席的画像工作;27岁时,为配合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京召开,设计并雕塑完成了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和平鸽”;同年,他成为北京某报的第一批美术记者。

  去报社后,报纸成为了李滨声针砭时弊的舞台,他创作的大批讽刺漫画受到读者的喜欢,名噪一时,也自此饮誉画界数十载。那会儿,“我的每一幅画都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其中最典型的无疑是《夜行的故事》。据李滨声的回忆,解放初期的交通还没有路灯,晚上的汽车一定得点灯,否则很容易出交通事故,而不少司机却不注意这些细节。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画出了《夜行的故事》,“刊登后,交通大队很重视,还把它印成了宣传画”。后来,以该作品为蓝本的《夜行记》被侯宝林、郭启儒说到家喻户晓。

  而今回顾讽刺漫画所取得的成绩,李滨声将功劳给了时代。“其实是当时社会的需要,更是群众的支持。需要反映问题,读者都纷纷来信直接找我李滨声”。李老觉得是群众给他提供了素材,他只是用幽默的艺术手段把它表现了出来,“是群众集体思想的结晶”。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