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一场婚礼寻访56个民族(图)
//www.workercn.cn2016-06-1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何涛和姬玉婷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郎木寺镇。

  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玥

  视频拍摄剪辑:孙亚男

  H5制作:中国青年报社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韦华薇

  6月的一个下午,骤雨初歇,何涛身穿白色对襟上衣,头戴蓝白相间的“包头”,单膝跪在云南大理古城最繁华的步行街上,向白族姑娘打扮的姬玉婷求婚。

  不少路人驻足打量,有人掏出手机拍照。在这个白族人聚居的自治州,穿着传统白族服饰出现在古城的人,并不多见。

  “这是我们的白族婚礼。”姬玉婷笑着说,“从此,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民族,又多了一个。”

  从去年9月25日开始,这对新婚月余的年轻夫妇,辞去工作,从定居的重庆出发,计划用一年时间,寻访我国的56个民族。如今,他们到过四川、甘肃、贵州、广西、海南等地,拜访过羌族、藏族、壮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每到一个民族聚居地,这对年轻夫妇,都会穿戴上该民族的传统服饰,拍一套结婚照。丈夫身披赫哲族鱼皮装、藏族氆氇长袍等单膝跪地56次向妻子求婚,是他们的保留姿势。

  白族是他们寻访的第22个民族。

  5月底,何涛、姬玉婷二人,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寻访毛南族后,一路徒步、搭车,辗转数天,到达大理古城。在这个白族自治州,有120多万白族人,占我国白族总人口的80%以上。

  “这里是白族聚居地,借一套白族衣服拍结婚照应该不难。”坐在50元一天的旅社里,两人很乐观。

  他们所拍的民族服饰结婚照中,服装全是借来的。正是通过“借衣服”的行为,这对年轻夫妇,还萌生了将民族传统文化和外界完成一个“婚礼”的念头。

  从借白族服饰一开始,他们就碰了壁。根据经验,他们要去趟博物馆才能知道“传统的民族服装长啥样”。但大理州博物馆外,一则修缮通知把两人挡在了门外。

  古城有不少挂着“民族风”服饰招揽生意的店铺,但却很难找到传统的红衣白裤白族女装。“即使有,质地轻薄得像舞台装,没有生活气息。”

  开小卖店的白族阿婆告诉他们,白族年轻人基本上不穿本民族传统服饰了。

  这是两人最担心的状况。出发前,他们以为“只要走到少数民族聚集地,衣服不成问题”。但一路走下来,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儿。

  在寻访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时,他们的婚礼就因找不到该民族的传统衣服,而不得不放弃。去之前,他们打听到,他们的目标村子,全是土生土长的本民族人,会说在其他地方已经失传的民族语言。

  他们在西北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还走访过挂着民族小学牌子的学校,询问过刚拍过结婚照的新婚夫妇。一名刚结婚的该民族女子满脸委屈:“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过我们的民族服装。”即便是晒太阳的老人,也朝这对小夫妻摆摆手,拉长语调说:“我们的老衣服呀,早就没有了。”甚至有村民笑他们:“现在谁还穿那些衣服,大家都穿便装,你自己穿民族服装,多奇怪啊!”

  在大理的博物馆和服装店碰壁后,何涛、姬玉婷夫妻二人,在当地人指点下,决定前往白族文化保存最好的喜洲镇。

  距离大理古城20多公里的路程,这对夫妻,每人背着近20公斤重的行李,仍旧选择徒步加搭车的方式。

  这几个月,他们一直靠“走”。背包上“搭车去结婚”字样已经磨掉了一半。包里的衣服控制好数量,连带3双袜子都经过严格计算。

  “这场婚礼就像我们的爱情——最宝贵的情谊,往往不是钱能给的。”姬玉婷说。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