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伍经纬:那一份执着的守望(图)
//www.workercn.cn2016-01-15来源: 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采茶戏音乐注入新元素

  毕业回到宜春后,伍经纬在现代采茶戏《家庭公案》中小试牛刀。该剧上演,观众们感觉耳目一新,回味无穷。人们发现,伍经纬在《家庭公案》中注入了一些新东西。

  伍经纬透露说,他在《家庭公案》中引入人们久违的锣鼓戏高腔,运用歌剧音乐元素,加入人声伴唱、合唱,既渲染气氛又别开生面,既保留了传统锣鼓戏的韵味,又注入了新的音乐元素。

  “什么样的角色选用什么样的曲牌,这样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让戏剧人物更丰满。”伍经纬不停地摸索。作曲、排练、研究、教学,数十年如一日,痴情守望高安采茶戏。

  1995年,伍经纬作曲的大型现代采茶戏《木乡长》进京演出,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此后,由伍经纬作曲的大型现代采茶戏《村民小组长》,再获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作曲一等奖。宜春市重点打造的大型现代采茶戏《阳台上的野菊花》,伍经纬又费了一番苦心。

  有人说,只有唱了本调,才是高安采茶戏。伍经纬却认为,如果光唱本调,高安采茶戏就会很枯燥、单调。高安采茶戏有100多个曲牌、小调,如果再不加以运用,这些古老的小调、曲牌就会被遗忘,最后失传。

  在为《阳台上的野菊花》作曲时,伍经纬大量运用高安采茶戏小调、曲牌,巧妙嫁接歌剧音乐元素,使得该剧旋律动听、流畅,有时代感,让人们更易接受。

  2013年,湖北黄冈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阳台上的野菊花》作为我省唯一参赛剧目,在10余台大戏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作曲一等奖。

  既保护老祖宗的东西,又融入现代新元素,让高安采茶戏音乐优美时尚、传唱性强。这是伍经纬的执着探索。

  从省十运会、全国农运会到宜春月亮文化节,伍经纬都会用一些采茶戏的音乐元素去创作作品,让高安采茶戏音乐在大型演出中绽放光芒。

  老骥伏枥坚定前行

  随着时代发展,大众文化消费走向多元,戏曲失去了许多观众,演出市场很不景气。2008年,伍经纬退休,可高安采茶戏是他割舍不了的情怀。

  他想写一本书传给后人,用文字把高安采茶戏记录下来。他一边整理留存的高安采茶戏资料,一边为高安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奔走忙碌。

  最近三年,伍经纬在曾经主持编写《高安戏曲志》的马岩波召集下,自筹资金组建编辑部,编撰《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坚持基础性、实用性、传承性、艺术性、权威性五原则,希望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伍经纬从宜春来到高安,与高理在、罗俊逊等同仁常年泡在编辑部,全身心投入高安采茶戏音乐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撰写。没有报酬,但他们忘我坚守。

  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高安采茶戏音乐,却面临着找资料难。伍经纬一次次奔赴奉新、新余、上高、分宜等地,拜访健在的老艺人,多方收集资料。

  高安采茶戏源于古老的瑞河锣鼓戏、丝弦戏。80多岁的曾述桂从事瑞河锣鼓戏研究多年,有人愿出2万元购买他手里的资料,他都不舍得给。伍经纬赶到赣州,登门拜访曾述桂,表明其是自筹资金,没有报酬,只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高安采茶戏音乐。

  曾述桂为伍经纬的执着精神深深感动,不仅婉拒了2万元稿酬,还设家宴款待。曾述桂说:“经纬,你来编写《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我放心。”

  资料收集难,整理也难。伍经纬从民间收集的高安采茶戏资料,有的被老鼠咬烂,有的发霉,用放大镜都看不清。编辑部的日光灯换成了40瓦的LED灯,可他的视力依然严重下降。

  上请专家,下访民间,孜孜不倦;一年收集,一年整理,一年编撰……伍经纬完成了《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上下卷、120余万字),记录了高安采茶戏音乐从明朝末年诞生、演变、发展的全过程,即将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

  何占豪看了《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书稿后,称赞“这是一部浩大的工程”。中国音乐学院博导付利民评价说:“《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地方戏曲第一部研究专著。”

  与此同时,伍经纬和他的编辑部同仁还编写了《高安采茶戏传统剧目汇编》(一套四本)、高安采茶戏进校园教材《跟我学唱高安采茶戏》,其中《跟我学唱高安采茶戏》已出版发行。

  高安采茶戏发展到今天,虽然专业和业余采茶剧团有20多个,演出也很热闹,但主创人员、主要演员面临断档,后继无人。“现在要排一台有质量的高安采茶戏,编剧、导演、作曲、演员、舞美五大体系都缺行家里手。”伍经纬忧心地说。

  高安采茶剧团每年都会招新人,可总是留不住。伍经纬说:“我感到好心痛,培养一个采茶戏演员,不容易,可三年刚学成就流失了。”

  伍经纬也有他的无奈。宜春市领导很希望他带几个徒弟,可年轻人很难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严苛。这些年,伍经纬没有收到一个徒弟。

  “尽管戏曲不景气,但还得有人坚守。我这样执着、这样努力,就是不想让高安采茶戏音乐失传。”今年68岁的伍经纬,胸怀赤诚,尽力抢救、保护和传承高安采茶戏音乐,让这一优秀地方剧种发扬光大。

  伍经纬还在积极尝试,通过在新加坡国家华乐团工作的亲属搭桥,争取让高安采茶戏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演出。不管能走到哪一步,伍经纬都在坚定前行。

  本报记者 邹海斌 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