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耄耋老人传播爱心传佳话
//www.workercn.cn2015-11-19来源: 天津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个人到了晚年还能不能为社会做贡献?还能不能为他人带来快乐和温馨?87岁的“热心慈善老人”张仲年,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机和多达十万份的复印资料为这些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

  “拍客爷爷” 影像记录身边好人

  在拜泉里社区,提起摄影达人张仲年大爷,几乎家喻户晓,每当社区有活动时大家都会请张仲年大爷记录下美好的瞬间。每天穿梭在小区、居委会、公园、照相馆,拍照片、洗照片、送照片……让老人的生活因为拍摄而变得充实。久而久之,张仲年成为社区内远近闻名的“拍客”爷爷。

  仔细算起来,张大爷也是有着十多年拍摄经验的资深“拍客”。十几年来,张仲年都会随身带着相机,走到哪儿拍到哪儿,拍过的胶片堆成了一摞,足足有好几斤重。再到后来,张仲年也与时俱进换了台数码相机。照片拍完了,他还自己掏腰包,把每一张照片都洗出来,送给“主人”留作纪念。

  2003年与他相伴走过半个世纪的老伴因病去世后,生性开朗的张仲年陷入了对老伴的思念和对将来日子的迷惘。也是从那时开始,一台小小的照相机走进了张仲年的晚年生活,“那时候我在商店看到一台标价100块钱的相机,还赠送4卷胶片,当场就买了一台!”正是这台百元相机让老年孤独的张仲年从此爱上了摄影,拍下了一幕幕平凡但感人的影像。

  拿着新买的相机第一次出门,张仲年一时竟不知应该拍点什么。有一天,他在花园遛弯看见一个人捡起一个塑料袋扔到垃圾箱里,当时就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个人的举手之劳。照片洗出来以后,张仲年老人辗转将照片赠送给当事人,让当事人颇受鼓舞。那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张仲年,用他的话说,“就好像太阳突然照在身上的感觉,让人打心眼儿里暖和!”从那时起,张仲年每当看到有好人好事,他都会举起相机记录下来,并将照片赠送当事人本人,有时候他还会在照片的背面写下鼓励、赞美、祝福的话语,希望爱心、善良、和谐、互助等一系列生活的美好不止定格在镜头中,更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行动上。

  不求回报 用爱关心陌生人

  自从老伴因病去世后,张仲年便有意识关注保健知识,每天都要阅读有关健康方面的书籍。在学习的同时,他还要将书中的精华认真总结,然后书写成文,自费打印成册,发放给身边的人。坐公交车时张仲年会把自己总结的保健知识发给司机和乘客。逛公园时张仲年则是见人就发。就连去北京游玩,张仲年也要将这份“健康宝典”分享给到首都旅游的全国各地的游客。张仲年说:“别管认识不认识的,我都要发一份,我健康了也让大伙都健康!”

  从2003到现在,张仲年的保健手册已经发放了近十万份,加上洗照片的花销,老人已经用掉了8万多元的退休金。可是,张仲年依然乐此不疲,问他图的是什么,老人的回答很干脆:“不求名不求利,只为回报社会!”在张仲年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摞用硬纸板自制的“名片”,上面是老人用苍劲有力的字迹写下的居住地址和电话号码。平时,张仲年会把这些“名片”发给身边的人。张仲年说:“我这把老骨头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能帮我尽量就帮。”

  “生在天津好开心,每月发放养老金!”这句顺口溜,张仲年经常挂在嘴边,张仲年说:“每月2700元养老金,我一个老头子根本花不完,所以,我也要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让这些钱变得更有价值!”

  今年,张仲年被市慈善协会评选为“热心慈善老人”,说起这份荣誉,老人有点不好意思,“本来也没做什么,却得到了这么多褒奖,我心里头实在过意不去,只能在今后尽可能地帮助更多人,回报社会。”现在的张仲年老人,无论对家人、对邻里,还是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都是怀揣一颗真诚友爱之心,在自己耄耋之年尽可能多地帮助他人,给自己身边的环境带来一抹暖色。(徐佳佳 通讯员 卞亚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