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中国女孩于凡从弹孔中看到的黎巴嫩
//www.workercn.cn2015-08-03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这里不复往日荣耀,却也不是人间地狱——

中国女孩从弹孔中看到的黎巴嫩

于凡和黎巴嫩难民营中和孩子们在一起合影。 于凡/供图

  来到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已经有段时间,但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于凡经常盯着酒店对面那栋布满枪眼、空无一人的大楼看。那是一栋高6层、刷着像“爱琴海建筑一样的乳白色油漆”的公寓。公寓一楼还挂着一个破破烂烂的牌子,上面写着“sport store”。而在这栋楼旁边,一栋一模一样的公寓却住满了人家、门前豪车成群。

  这样的光景在贝鲁特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

  今年5月中旬,于凡申请了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的国际志愿者,并且将目标锁定在了黎巴嫩。她的工作是往来于黎巴嫩几个指定的难民营之间,为战争中失去家庭的孩子们提供疏导教育。

  “你是去找死吗?”当于凡告诉母亲要去黎巴嫩时,母亲质问她:“那个地方能给你带来什么?”但AIESEC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里是非常安全的。她鼓起勇气回答道:“那里对我们来说太神秘了,也许我们都有误解,所以我才一定要去。”

  “这个国家让我充满疑惑,很神奇。”在黎巴嫩街头,于凡看到蒙得严严实实的穆斯林妇女和穿着暴露的女孩儿擦肩而过;在城市近郊的山头上有一座圣玛丽大教堂,但转个路口就是清真教徒的居住区。

  1975年起,黎巴嫩爆发了一场长达16年的内战。这场战争最终以数十万人流离失所、家庭分崩离析的结果收场。

  “战争所留下来的,是那些弹孔、毁掉的遗迹和几十个难民营。”

  于凡查阅了大量黎巴嫩的历史资料,她对内战、2006年黎以冲突,以及第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耳熟能详。

  在学历史出身的父亲和专业价值观影响下,于凡被深刻地植入了一种观念——“任何葬送历史的行为都是愚蠢的”。

  亚述文化、腓尼基文化、还有古罗马遗迹,谈起中东伟大的古代文明,于凡的声音便不自觉地高扬起来。“其实我最想去巴尔贝克神庙,那是一座公元前3000年落成的古城。”从1956年至2014年,除了内战时,每年夏季这里都会举行巴尔贝克国际舞蹈和音乐节。“但那里现在被‘伊斯兰国’攻占并封锁了,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于凡感慨道。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