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屈云飞:追寻心中的绿色梦想
//www.workercn.cn2015-06-02来源: 石家庄日报
分享到:更多

昔日废弃煤矿 今日生态园区
“追寻心中的绿色梦想”

望着蔬菜大棚,屈云飞对未来信心满满。

             屈云飞(右)正在整理大棚上的塑料布,像这样规模的大棚一共有11个。  

  5月29日,记者来到矿区,见到了屈云飞,这个80后小伙儿十分朴实,话也不多,可讲起自己的绿色种植创业经历,他变得侃侃而谈起来。

  烧过锅炉、下过矿井、做过村里的出纳、当过混凝土搅拌站总经理……屈云飞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多彩,而这些都被他称作“是为现在的一切做积淀”。

  “一句牢骚话,成为了我种蔬菜的最初动机”

  “一句牢骚话,成为了我种蔬菜的最初动机。”屈云飞说,2004年,他退伍回到家乡后,就不时听到家乡人的抱怨:“矿区什么都贵,就煤便宜还不常用。”“煤便宜咱老百姓一年能用多少?蔬菜天天吃,矿区却没有人去种。”“谁敢种呀,几年前来了一个外地人种大棚,背了一身债走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年轻的屈云飞在心里种下梦想:“矿区的农业项目一直很少,等我积累了资金后一定要搞大规模的蔬菜种植。”

  屈云飞是矿区新王舍社区人,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当了兵。常年的刻苦训练,渡河架舟,抗洪抢险,将他锻炼成一个勇往直前、敢闯敢干的人。参军不久,屈云飞就入了党,成为全团的优秀士兵。

  服役期满后,屈云飞回到家乡,这个全社区80多个党员中年龄最小的小字辈,被安排烧锅炉、下矿井,他不讲条件,非常出色地完成任务;村委会推荐他参加省里的考试,他一年拿回会计证,当了村委会的出纳,还经党员大会投票选举,成了当时全镇年龄最小的支部委员。

  2009年,他拉上同乡宋建辉走进一家混凝土搅拌站一起工作,成为总经理。同年,他被评为矿区十大杰出青年。在掌握到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后,他便和宋建辉开始了自主创业。

  “我们当时创办了一家砖厂,因为主要是制作绿化砖,效益还不错。”屈云飞说,经营砖厂为他种植蔬菜积累了经验和资金。

  所以,在自主创业取得成功后,屈云飞当年深埋在心里的梦想开始发芽。

  光有梦想不行,还要与实际结合。屈云飞决定先到山东寿光去看一看。“寿光是闻名全国的蔬菜之乡,当地农民多靠蔬菜种植发家致富,我就想着去一趟一定会有收获。”屈云飞说。

  到底会有什么收获?在踏上寿光土地的前一刻,屈云飞脑子里还一片朦胧。但一看到田野里一排排规划整齐、颇有现代气息的蔬菜大棚,他马上就兴奋不已:这要能“搬回”老家去,可就太好了!

  屈云飞说,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蛮干的人。锁定目标后,他立刻开始了细致调查:进大棚,和菜农攀谈,看结构、问性能、算收益。当最终得出一个标准蔬菜大棚少则一年能收入五六万元、多则能创利润十几万元的结果后,他就毅然下了决心,一定要让它们在家乡落户扎根。

  “再苦再累也不放弃,我要建矿区的‘菜园子’”

  屈云飞说,寿光之行只有短短两天。尽管一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回到矿区后他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了两个月。这两个月里,他从多个渠道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把老家的现有条件和市场情况细细捋了一遍又一遍,多角度论证了蔬菜大棚对接家乡的可行性。

  “一是这里属于山区气候,种植差季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距离北京、石家庄较近,上档次的绿色蔬菜容易销售;三是这里的人们很朴实,干活实在,劳动力廉价。四是这里还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大棚菜,这无疑为矿区发展大棚蔬菜提供了契机。”屈云飞说,基于这四点原因,他觉得自己是时候“出手”了。

  开办生态园,需要土地,哥俩只能把目光瞄上了一家煤矿废弃的、沟渠纵横的荒坡。在得到煤矿的支持后,哥儿俩平整沟渠,将大型机械引进工地移坡填沟,那一阵子,推土机、大铲车、钩机、吊车、大卡车……穿梭往来,找人员、铲土坡、垫壕沟、挖树根、运建材、修大棚……两个年轻人,一个指挥,一个配合,经过整整90天奋战,50亩阳光充足,层次分明的梯田,取代了那片坑洼不平、杂草丛生、蚊虫肆虐的荒芜野地,11个阶梯式蔬菜大棚,旁边还环绕着平整有棱的菜园。

  在果蔬生态园“孕育”的过程中,“痉挛”、“阵痛”的突发事情经常发生,差点“难产”。好在有梦想的激励,屈云飞和同伴儿迎难而上,才使得果蔬生态园顺利“降生”。“再苦再累也不放弃,我要建矿区的‘菜园子’。”屈云飞一直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

  “我给蔬菜基地起名叫‘碧然美’果蔬生态园,‘碧然美’是‘必然美’的谐音,因为这个当初高低不平、沟壑纵横的地方建成生态园后,必然变得更加美丽。”屈云飞笑着说。

  “只要肯坚持、肯努力,什么事情都能办成”

  大棚建成后,很快就开始种植蔬菜,然而,在收获的季节,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什么原因?屈云飞自己也搞不清楚。怎么办?撤退,这不是他的性格。屈云飞向来都是一个勇往直前的人物,有困难想方设法加以克服和解决,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位为屈云飞破解难题的人出现了,他就是——专家级农艺师韩宝仁。

  韩宝仁是山东省滨州市人,多年来潜心蔬菜食品安全研究,在植物营养、有机种植方面颇有造诣,曾是国家有关部门在天津设立的蔬果生态园的农艺师,还在自己的家乡——山东寿光县成立了自己的蔬果合作社。有了韩宝仁的帮助,果蔬生态园存在的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

  宋建辉是果蔬生态园的“管家”,他说,果蔬生态园现在采取多品种种植法,有了收获时差,不仅容易销售,价格也较之前提高了很多。另外,他们在矿区北纬菜市场设立了蔬菜专营店,店里的蔬菜要比被转手二三次的外地菜鲜嫩,所以人们更乐意买他们的菜,每日的供货都被早早抢购一空。“我们还采取了会员制,现在已经有近千名会员了。”宋建辉说。

  “只要肯坚持、肯努力,什么事情都能办成。”屈云飞说。

  “以前有很多人帮过我,所以我要回馈更多的人”

  在屈云飞的果蔬生态园,蔬菜全部用的是农家肥,不用化肥更不打农药,所以吃起来口感好、新鲜还环保。如今,他的大棚蔬菜正一天天“茁壮成长”,大棚内各类新鲜蔬菜长势喜人,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屈云飞的果蔬生态园落户矿区后,不仅结束了矿区没有规模种植大棚菜的历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大龄妇女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有20多名劳动力常年在这里就业,到冬季蔬菜收获高峰时,可安排50多人从事各种劳动。“以前有很多人帮过我,所以我要回馈给更多的人。现在许多农村大龄劳动力在这里就业,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屈云飞说。

  周家坑50多岁的农村妇女孙未文,早年丧夫,自己还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家庭经济条件可想而知。以前她想外出做工,地方远的走不开,地方近的又没有合适自己的活计。听到生态园招工后,她立即报了名,现在她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劳动岗位,每天骑行自行车3公里来到工地,工作很卖力,她的家庭生活也得到改善。

  尽管果蔬生态园刚刚起步,目前还是以蔬菜种植和销售为主打项目,但是其它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实验着。例如,由韩宝仁农艺师带来的养禽专家正在实验家禽散养,500只雏鸡已经成活了497只,比原先预计的五分之三成活率高出许多。“下一步即将放养,啄食青草、幼虫和蔬菜。长大后将是客户过年过节的回馈礼品。”屈云飞说,这为他日后构建“水果蔬菜种植、花卉苗木栽培、珍品野味餐饮、采摘垂钓休闲、特色承租教学、农科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蓝图开了一个好头。

  “对于未来,我信心满满。”结束采访时,屈云飞说。

  走进矿区北凤山,一片呈阶梯状的蔬菜大棚立刻就会吸引住人们的眼光。此地共有11个蔬菜大棚,占地20多亩,32岁的屈云飞就是这片蔬菜大棚的主人。谁也不会想到,两年前,这里是一处废弃的煤矿。如今,这里已经绿意葱茏。

  从烧锅炉到下矿井,从给别人打工到自己创业,屈云飞心中始终有一个蔬菜种植梦。2013年,他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并设立了蔬菜专营店,还计划着建设更大规模的果蔬园。

  (本报记者 李莉雅 通讯员 毕太原 马宇灵 马彦/文 本报首席记者 张震/图)

  

  专家点评

  走进屈云飞的生态园,看着那一行行一列列的果蔬大棚,听着他对自己生态园愿景规划的描述,娓娓道来,这个三十多岁的农民汉子俨然像一位面对千军万马指挥若定的将军。

  屈云飞创建果蔬生态园的成功,首先是归功于准确的市场定位。他能把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园子”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捆绑在一起,目标远大而又实在;其次是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外地的农艺专家和本地的“廉价劳动力”纳入麾下。把环境治理和土地流转结合在一起,把政府的“菜篮子”工程与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融为一体,既能得到政府支持又能享受优惠政策;三是得益于经营理念的转变。从“赶集卖菜”的商贩意识到“大规模、大市场、大营销”的现代经营理念。眼光远、眼界宽、理念新、人脉广、信息准、胆子大、作风实、脑子活、情商高是屈云飞成功的秘籍,也是每一位成功企业家的必备素质。

  长安区就业局 付为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