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高凤林:践行工匠精神 放飞航天梦想
//www.workercn.cn2016-10-1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三)在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的认识和思考

  我是1980年技校毕业后,进入总装厂,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已经36年了。我理解工匠精神,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1)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在思想层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人不能没有追求,但自己的追求只有和社会的需要同步时,才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才能算是成功。我入行不久,正值改革开放的下海大潮,组里的老师傅曾告诫我凡是有成绩的,无不排除干扰,持之以恒,航天产品离不开高素质的操作工人,可要当好一名工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才能当个好工人呢?师傅说,必须上四个台阶,首先要干得好,还要明白为什么能干好,要能说出来,并且要写出来。老师傅的一席话是嘱托,更是鞭策。从此,我更加不懈地努力追求在航天操作岗位上的发展。

  当年和我一起技校毕业的同学,已经纷纷转岗,我成为唯一一个依然坚持在焊接岗位上的人。36年来,我一直坚持以国为重、扎根一线、甘于奉献,一次次攻克了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在我取得一些成绩后,也有很多社会上的企业慕名而来,提出了丰厚的条件,比如高薪外加两套北京住房,但是我都回绝了。因为我觉得“工资待遇嘛,我相信航天事业发展了定会赶上、超过你们;至于荣耀嘛,它能有我们制造的火箭把卫星送入太空荣耀吗?”拥有一份甘于寂寞的心态,坚实扎根在生产一线,让我能够很享受这份常人眼中很枯燥的工作,也让我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比如,有人问我,“高师傅,你都获得那么高的成就了,干吗还在一线干具体的产品啊,不怕晚节不保啊,带带徒弟得了!”我也知道,只要干就有风险,什么都不干,是最安全的。许多获得荣誉的一线人员,都不再从事一线生产,但我不在乎,不是我不看中自己曾经的成功和荣耀,是我认为国家的需要更重要,爱岗就是爱国,我的价值只有在干工作中才能体现出来。

  (2)持续专注,开拓创新

  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在行为层面上,持续专注,开拓创新。

  著名的1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威尔在《异教》一书中提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我焊接的产品是火箭发动机喷管,被喻为火箭的心脏,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国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焊工的这双手,也被称为“金手”。为了练就一双“金手”,我也曾经历了艰苦的锤炼。吃饭的时候,我拿筷子比划着送焊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性,日积月累地苦练基本功。在36年的工作中,我攻克了200多项技术难关,经我的手焊接了140多发火箭的发动机,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12万多米,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

  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的秘书来到车间,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在制造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希望我前往解决。丁肇中这次组织研究的AMS-02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用的是液流氦低温超导电磁装置,将由美国宇航局为主的执行机构,用航天飞机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上执行探测任务。在此之前,已经来了国内外两拨“顶尖高手”,但因为工程难度巨大,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案都没能通过国际联盟总部评审。我到现场后,抓紧时间了解设计结构、工艺状态和加工手段。发现流氦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只能使用焊接的方式,但焊接带来的变形目前还无法克服。在论证会上,我提出自己的创新设计方案,最后经过论证,我的方案获得了国际联盟总部的认可,我也被委任以NASA局特派专家的身份,督导项目实施。该项目的主设计承建方上海交大副校长对我的能力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什么你来了就能解决问题,你是既有深厚的理论,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你是两个角度看问题,看来高技能人才是大有用武之地!”

  几十年来,我坚持开拓创新,获得了30多项科技进步奖。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