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重庆三名农民工的创业之路
//www.workercn.cn2016-09-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耗尽百万元毫无建树

  说起儿子胡军的创业经历,今年60岁的父亲胡天成满是心酸与无奈。家住重庆北碚区的31岁青年胡军,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这几年,由于沿海地区企业不景气,他立志回乡创业,做起了汽车养护用品代理生意。谁料,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4年,耗尽百万元却毫无建树,不仅掏空了父母数十万元的积蓄,还负债累累。

  胡天成说:“他执意想创业,但是又没有存款,我不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和他母亲就抵押了房子贷款20万元,10万元给他做启动资金,10万元加上别处老房子的钱给他首付了婚房。只是没想到他创业4年花费100多万元却不见回报,反而有可能让我们无家可归,我只是想让他好好找个工作上班,安心过日子。”

  从2013年开始,为了支持儿子创业,胡天成夫妇俩不仅掏空了家底,而且还向亲戚朋友举债。胡天成告诉记者,他家并不宽裕,为了赚钱养家,自己开的一家小理发店,连帮手都没有请。妻子因声带血管瘤入院治疗,接受手术后,为了节省费用,她就不顾医生劝阻,办理了出院手续。虽然无法说话,但妻子依靠字条问路,仍外出筹钱为儿子还债。

  “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成熟的人脉关系,是我这4年失利的主要原因。”胡军在电话里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创业这几年,他就像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听说谁有关系可以帮忙销货,就赶紧请客吃饭联系销路。“经常找错人,被骗、被忽悠。我愧对父母,但我还想要创业。”

  知名经济学者、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政府对企业的帮助,主要侧重金融方面。事实上,金融、人力、信息政策支持应多举并重,政府应设立一些专门的分支机构,提供相关政策、搭建平台,通过政府采购等政策,降低企业介入市场的门槛,推进其从金融机构大量融资。

  据了解,重庆从确定了下岗待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九类人群为微企创业扶持重点对象后,扶持政策持续“加码”。先后出台微企代账补贴、社保补贴、会展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并且推出了“先照后证”、注册资本金从实缴变认缴、“住改商”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等,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激情。

  “除了政策,重庆大力度搭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也让大家有了争当老板的勇气。”重庆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称,近年来,重庆大力修建公租房,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改善交通条件,全方位为创业者营造了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尽管如此,创业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取决于创业者自身的创业能力。

  记者手记

  创业能力不足是失败主因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速度放缓、结构调整的换挡期,在全面推进改革、创业环境不断改善的情况下,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增长进一步加快,利用外出打工掌握的资金、信息、技术、人脉等进行创业成为多数人的选择。但创业不仅是技术能力上的问题,还需要正确的心态和更高要求的机会和实力。重庆知名的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姜维告诉记者,把创业困难归结于“缺钱”是自欺欺人的表现。任何企业都缺钱,在紧缺的资金情况下,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核心,而不是看似信心十足的豪言壮语。

  重庆恒威会务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认为,创业是一次心灵历练的过程。面对其间遭遇的无数困难和失败,应保持激情和专注。但如果多年生意都没有起色,则应检讨自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看自己是否该及时转向,以选择其他出路,不然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本报记者 李国 本报实习生 裴美丽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