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李斌:让技工感觉更光荣体面更有尊严
//www.workercn.cn2016-03-06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上海团代表对总书记说了什么 记者连夜追访还原

李斌代表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上海代表团,与代表们共商国是。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强国战略、科创中心建设、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养老事业等问题,8位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畅所欲言。去年今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继续走在前列、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一年后,改革在持续推进,变化在不断发生,“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所肩负的使命愈显重大。对代表们的真知灼见,习近平认真倾听,认真记录,时而回应。代表们对总书记说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追访部分发言代表。

  让技工感觉更光荣体面更有尊严

  “每次开会都见面,还紧张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鼓励,让上海电气液压气动公司总工艺师李斌代表定下心来,将自己这一年来的履职思考娓娓道来。

  “去年,我们对11个省市41家企业的2577名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感到技工队伍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他说,调查显示,只有6%的人员认为工人社会地位高,超过61%的人员认为工人社会地位低,超过32%的人认为没地位,在后两者中有95%的人是“80后”“90后”。“如果对职业没有认同感,又怎能让他们安心一线钻研技术!”

  李斌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发展的不竭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9亿多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资源和优势。”他同时也提及,虽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在下降,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降反升,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当代工人,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满身灰、满脸汗的工人老大哥形象了。”随着制造业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一线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有了更多的附加值。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提法,让李斌振奋不已。在他看来,要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工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同时,企业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为一线工人再学习、再深造创造机会,要有完善常态的制度保障而不是单单凭借企业负责人对职工的感情。

  李斌更期待全社会能再给一把力,形成尊重一线工人劳动价值的社会氛围,让技工感觉更光荣体面更有尊严,将有助于汇聚起一批潜在的能工巧匠。

  不要产业化回报,只希望报个奖?

  “习总书记对上海的科技创新寄予厚望,他去年参加上海团审议时要求上海,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告诉记者,他下午发言的主题就与科技创新相关。

  “创新动力不足,首先与观念问题有关。”金东寒说,不少高校教授认为,承接企业的项目不如承接政府或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档次高。他以亲历举例,他参加的国家奖评审中,曾有个非常好的产业化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奇怪的是列出了很多失效的发明专利,如果实施产业化前景相当不错,会带来很好的回报,可这位教授似乎对产业化没有任何兴趣,只是希望报个国家奖。

  金东寒还谈到了高校的考核体系。他说,现在的考核方式是职称评定主要与SCI论文数量和获奖有关,导致教授更注重论文数量,甚至出现将一个实验分拆成几篇论文的极端现象。另外,每年都考核,考核的频度太高,导致教授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而不愿意涉足需要几年才能出成果的更加有意义的项目。

  他对总书记阐明自己的观点:高校要改革考核办法,实行分类考核。要淡化对SCI论文数量的考核,更加关注论文质量;要加大服务社会的考核权重,促使教授更加关注企业生产实际中的现实问题,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金东寒还建议,高校要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让教授们有一个长期研究的方向,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促成团队合作,也可以使企业持续地提升技术水平,帮助企业开发出高端产品,实现校企双赢。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