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于嘉:跑步是会上瘾的(我运动 我快乐)
//www.workercn.cn2015-07-2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4年,于嘉初为人父,这给他的奔跑注入了更多动力。“很多比赛,我都是挂着女儿照片、念着女儿的名字完成的。不回避、不畏惧、勇于承担,这都是跑步给我带来的改变。”于嘉32岁跑马拉松,34岁第二次参加“厦马”时跑进了3小时10分,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我没有什么运动天赋,唯有靠更多努力,一样做到了。”

  跑出一个“大满贯”

  于嘉不仅跑出了成绩,还一不小心刷出了“成就”。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于嘉和3位跑友程旸、毛大庆和贾晓萌完成了柏林、波士顿、芝加哥、纽约、东京和伦敦六大马拉松的“大满贯”。

  柏林是道“分水岭”,在2013年9月参加柏林马拉松之前,于嘉还完全不知道“六大”的概念,而之后,实现“大满贯”已经成为几位朋友之间的有些当真的“玩笑话”。

  意外撞入六大马拉松世界的于嘉就像渴望集齐球星卡的少年,开始用一次次奔跑实现自己的梦想,继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和东京之后,伦敦马拉松成为完成梦想的最后一块拼图。“我当时觉得跑完伦敦马拉松一定会哭,但我没有,反而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就这样结束了?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马拉松给人的内心真的会带来很大的改变,沿途的风景、文化、氛围无一不在改变着我。这段路程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跑步过程中你能看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不同的跑者,每一次都是对人生的洗礼和升华。这6站每一站的感受都不同,跑完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马拉松,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在完成“大满贯”的过程中,于嘉和伙伴们也在感悟着马拉松更深刻的意义。程旸用朝圣的心境完成了比赛,“六大马拉松之所以传承多年、被全球跑者所推崇,不仅仅是说这些城市多么美丽,是因为这6项赛事沉淀了太多历史,太多伟大的跑者在这里留下足迹。”毛大庆一度腰伤复发,当时甚至面临可能需要退赛的糟糕情况,但是他凭着对完成自己心愿的向往最终坚持了下来。贾晓萌在距离波士顿马拉松终点500米时遭遇爆炸案没能完赛,第二年在手术结束后不久就再次参赛并达成夙愿。

  于嘉说:“我们4个人没有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纯是凭着热爱和坚持,用拼凑时间的办法去比赛去训练,正如我在微博上写的一样,‘如果我们4个人行的话,我们身边应该有更多的人也行’。”

  跑出一条“公益路”

  就在不久前,朝阳公园跑步服务站正式在公园东门附近开门迎客,在这里跑步的万千跑者,有了一个温馨小家。服务站顺利启动,也有于嘉的功劳。

  “我们不能光为跑而跑,”于嘉说,“跑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热爱的东西,所以如何让跑步承载更多的东西,让它成为一个平台,我想了很多。”为了将志同道合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于嘉成立了“嘉友跑”跑团,每周定期组织公园跑,并和“姚基金”合作进行公益活动。双方的合作形式是:每年挑选出10站马拉松比赛,“嘉友跑”每站派出5名队员,每跑过一公里就折换成一双运动鞋,捐给“姚基金”16所希望小学和1所残障儿童学校的孩子们。

  于嘉说:“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穿上由‘嘉友跑’送来的运动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这个目标。”这让于嘉感到很有满足感:“我们通过跑步,找到了一个承载社会公益的办法。”

  在于嘉看来,跑步是自己和自己的博弈,门槛低,适合更多人参与其中。他将目光投向校园,“我们正在计划开展校园跑,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